河北省張北縣地處北緯41度,是國際公認的發展大數據“黃金緯度”地區,全縣已運營數據中心7個,全縣可上架服務器容量達到84萬臺,被列入國家“東數西算”8個算力樞紐節點中京津冀的起步區。河北省稅務部門著力優化稅收營商環境,提升稅收服務質效,助力大數據產業集群拔地而起。
2024年來,張北縣稅務局順應政策導向,主動作為,在政策精準推送、防范政策風險、提升服務質效等方面積極探索嘗試,打造稅惠推動、賦能創新機制,全面推動張北數據中心輻射京津冀經濟帶。
乘風而上,數據中心“綠色”崛起
走進阿里云張北數據中心園區,標志性的阿里橙色環形建筑映入眼簾,充滿了新質生產力企業的生機和活力。作為阿里巴巴在華北地區對外服務的核心地域節點,基地包含5個大數據中心園區,總占地約1300畝,服務器規模達到38萬臺以上。
2022年北京冬奧會期間,阿里云張北數據中心打造“云上奧運”,提供全方位創新技術平臺,支持數字化運營、體驗、競技和傳播。該中心承載淘寶、天貓等應用,用戶數據匯集于此進行運算,成為阿里云國內超級數據中心之一。
精準式宣傳、個性化服務、針對性解答,張北縣稅務局通過靶向發力,確保稅費政策紅利直達快享,提振企業發展信心,推動大數據產業綠色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2016年阿里云張北數據中心啟用時,我們對稅收優惠政策的認識不足,對各稅種之間的政策延伸和銜接掌握不夠全面,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我們創新發展的步子。那時稅務部門就通過電話、微信、實地調研等形式對我們開展政策輔導,根據我們的實際情況,個性化定制、精準推送相關涉稅優惠政策,有效緩解了我們對稅收政策掌握不全面、判斷申報時未盡享的局面。”阿里云張北數據中心負責人說道。
從0到N,入選國家典型案例
2023年,位于張北縣小二臺鎮的數據港張北2A2數據中心,憑借在高算力、高能效、高技術、高安全等方面的突出實力,成功入選2022年國家新型數據中心典型案例算力賦能類名單。
數據港張北2A2數據中心是由上海數據港股份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張北數據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投資運營,于2017年投入使用,也是同位于“一用兩備異地三中心”建設布局下的張北阿里巴巴數據中心之一,總投資26億元,目前已上架服務器約1萬臺。作為亞洲率先大規模采用風能、太陽能等清潔能源運營的超大型數據中心和張北數據中心產業集群中重要一環,數據港張北2A2數據中心為推動京津冀一體化協同發展、深化“東數西算”戰略布局貢獻了積極力量。
為鼓勵企業研發創新,張北縣稅務局主動服務,為企業“畫像”,通過電子稅務局等平臺精準推送政策。同時,為京津常駐企業人員提供管家式涉稅輔導,確保跨區域涉稅業務高效便捷,助力企業提檔升級。“減輕企業壓力一個最直接、最有效的辦法就是資金支持。2023年公司享受高新技術企業減免企業所得稅額660.63萬元,研發費用加計扣除1674.02萬元,緩解了企業資金的大問題,企業資金流盤活了,讓我們在今年沒有顧慮地加大科研創新方面的資金投入,更加放心、專心地投入到科技研發當中。”公司財務人員嚴鵬說道。
張北云聯:稅惠助力持續“云”上發力
“張北獨特的低溫條件和豐富的風能、光照資源為數據中心發展綠色算力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優質綠色能源。借助優化營商環境和稅收優惠政策的扶持,云聯這朵‘云’飛了起來。”公司綜合主管張翔宇說道。
張北云聯數據服務有限責任公司是一家從事信息及通信技術開發轉讓咨詢、計算機系統集成、基礎軟件服務、數據處理等業務的公司。作為以數據創新為核心的科技型企業,云聯在基礎研發、創新科研和技術攻堅等方面投入了大量資金,持續擴大張北云計算規模,助力大數據一體化新型算力網絡體系加速形成,為張北云計算和大數據產業發展注入新動能。
在公司財務負責人李亞娟看來,企業向新而行,稅收支持很給力。“作為科創企業,近年來國家對企業創新給予了很多支持,2023年公司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金額510000元,同時享受高新技術企業稅率優惠金額1,954,421.99元。節省下來的資金又被繼續投入到科研開發和產品升級上,讓企業在推動科技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上信心十足。”李亞娟說道。
依托大數據產業布局,張北縣稅務局收集企業涉稅需求,利用稅收大數據,精準對接企業,制定專屬紅利政策。建立“一對一”聯絡,暢通溝通,確保政策精準落地。接下來,張北縣稅務局將進一步增強稅收支持政策的精準性和靶向性,實現不同納稅人的政策智能分發和個性推送,助力企業實現稅惠政策享受和經營業務開張高度同頻共振,讓稅惠政策的“杠桿”,“撬動”張北縣因地制宜高質量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強大信心,真正推動大數據企業向綠而行,向新而行。(記者 孫琳 通訊員 宋海鑫 楊日新)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