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口新聞網訊:近年來,張北縣依托優良的資源、區位、電網配套等優勢,搶抓機遇不斷做大做強新能源產業,形成了涵蓋風電、光伏、儲能、光熱、生物質、天然氣的“全類型”新能源開發體系。
據了解,“十四五”期間,張北縣以打造國家級可再生能源示范區核心區為重要任務,全面推進新能源產業重大項目建設。截至目前,全縣已建成風電519千瓦、光伏275.5萬千瓦、儲能13萬千瓦、光熱1.5萬千瓦,可再生能源總裝機規模達到809萬千瓦,年發電量超過100億度,裝機規模位居河北首位、全國前列。在裝機規模不斷攀升的同時,張北先后推動申報和實施了國家多能互補示范工程、“互聯網+智慧能源”示范工程、新能源微電網示范工程、風電和光伏平價上網示范工程等9個門類共24個示范項目,成為張家口市、河北省、乃至全國展示清潔能源示范項目和科研技術成果的重要窗口。
在一系列利好措施的影響下,張北縣可再生能源裝備制造產業發展風生水起。目前,共有張北運達風電有限公司、河北安塔風電設備有限公司、張北艾朗風電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三家風電制造企業,其中張北運達風電有限公司是浙江運達風電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主要經營3M W、4M W、5M W等大型風力發電機組,年產能力200萬千瓦,年產值30億元;河北安塔風電設備有限公司是從事風機塔筒生產、葉片配件生產和設備安裝的專業性民營企業,年生產塔筒300套;張北艾朗風電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主要從事兆瓦級風機葉片生產,6條生產線每條年產葉片75套,年產值3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至今,張北縣構筑起了分布式光伏扶貧電站、地面集中式光伏扶貧電站、參股光伏扶貧項目、企業捐贈股權(利潤)四位一體的能源產業扶貧體系。扶貧產業總規模達到43.538萬千瓦,已累計實現扶貧收益5億元,覆蓋了全部脫貧村和脫貧戶。全縣可獲得扶貧收益超過1.6億元/年,走出了一條符合縣情實際、具有示范推廣意義的產業扶貧之路。
(王寧 宋海鑫)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