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四五”以來,宣化區堅持把農業農村放在優先發展位置,緊扣糧食安全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兩大任務,統籌推進鄉村振興戰略落地見效。五年來,全區以提升農業質量效益、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促進農民持續增收為抓手,推動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交出了一份群眾可感、成效可見的“三農”發展成績單。
穩糧保供強根基 特色發展興產業
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宣化區堅決扛起政治責任,深入實施國家糧食安全戰略,堅持藏糧于地、藏糧于技。五年來,宣化區將高標準農田建設作為提升耕地質量的關鍵抓手,累計新增高標準農田6.17萬畝,總面積達到13.81萬畝,占全區耕地總面積的18.41%。這片“沃土”為糧食穩產增產奠定了堅實基礎。數據顯示,與2021年相比,2025年全區糧食播種面積預計增加2.34萬畝,增幅達10.17%;在2024年糧食總產量已達17.85萬噸(較2021年增長4.9%)的基礎上,2025年糧食產量預計實現穩中有增,糧食安全“壓艙石”地位更加穩固。
種業是農業的“芯片”。2023年2月,宣化區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成功通過認定,實現了張家口市“國字號”農業園區零的突破,標志著宣化農業科技邁上了新臺階。以首批入駐的巡天公司為代表,種業創新動能澎湃。該公司依托強大的研發能力,年均推廣“張雜谷”系列谷種300萬畝以上,全國市場占有率持續保持第一,“推動全產業鏈綠色轉型‘小谷子’做成‘大文章’案例”入選農業農村部第三批農業綠色發展典型案例,將“宣化芯”深深植入廣袤國土。
在端穩飯碗的同時,宣化區的“菜籃子”“肉盤子”“奶瓶子”也愈發豐富多元。肉蛋奶、水產品、糧油等優質農產品供給充足,滿足了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消費需求。更為重要的是,全區農產品質量安全例行監測合格率長期穩定在98%以上,切實守護了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精準幫扶穩底線 多元就業促增收
防止規模性返貧是必須守住的底線。宣化區建立健全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對全區建檔立卡的4838戶8417人脫貧戶和1141戶2207人監測對象實施精準幫扶,確保不讓任何一戶一人在小康路上掉隊。
通過常態化監測、精準化幫扶,全區監測對象風險消除比例已達到64%。對于未消除風險的監測對象,開發式幫扶措施覆蓋率達96.7%,高于全市平均水平。五年來,累計投入各級銜接資金5.8億元,持續改善脫貧地區基礎設施和人居環境,激發了鄉村發展的內生動力。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宣化區深入推進防止返貧就業攻堅行動,“十四五”期間脫貧勞動力務工規模每年穩定在3700人以上。通過東西部協作、定點幫扶、駐村幫扶等多方力量協同發力,形成了全社會參與的幫扶大格局,確保脫貧戶和監測戶100%獲得產業幫扶,從“輸血”走向“造血”。2025年前三季度,全區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0331元,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701元,高于全市平均水平3543元。尤為可喜的是,城鄉居民收入比由2021年的2.17:1顯著縮小至1.75:1,城鄉發展差距逐步縮小,共同富裕的基石越夯越實。
環境整治提顏值 綠色轉型增效益
鄉村建設是鄉村振興的重要一環。宣化區將學習“千萬工程”經驗轉化為生動實踐,推動農村從“臟亂差”向“美宜居”華麗蝶變。截至2024年底,全區累計完成農村戶廁改造32551戶,覆蓋率達57.63%;278個有居住人口的行政村中,完成改廁的村莊達195個,占比70.14%。五年間,51個村莊實現了綠化提升,顧家營鎮站家莊村等5個村榮獲“省級森林鄉村”稱號,鄉村“顏值”大幅提升。同時,全區農村集中供水率、自來水普及率、供水保證率和水質達標率均達到高標準,飲水安全得到徹底保障。
農業綠色轉型是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宣化區大力推進農業面源污染治理,五年來,農藥使用量持續減少,主要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覆蓋率提升至58%;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穩定在90%以上,秸稈綜合利用率高達98.17%。在節水方面,成效尤為顯著:與2020年相比,2024年全區用水總量和地下水用水量分別下降21.47%和31.67%,而非常規水源利用量則增長了34.29%,全社會節水意識空前高漲。
以“林草長制”為抓手,宣化區林草資源管護能力持續提升。五年累計完成義務植樹270萬株,構建了“人防+技防”的立體化防火體系。同時,持續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流轉集體林地近70萬畝,發放《林草經營收益權證》37本,并成功被認定為省級“放活集體林地經營權試點”和“集體林權收儲經營模式試點”,讓綠水青山真正變成了金山銀山。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宣化區將錨定建設農業強區的目標,以更大的決心、更實的舉措,抓改革、求突破,爭一流、當冠軍,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康莊大道上奮楫前行,續寫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的嶄新篇章!(李蕾 閆宗春)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