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登峰\攝
2024年,尚義縣堅定“1137”總體思路不動搖,推動“存量工作提檔升級、增量工作高點起步”,累計實施產業類項目46個,基礎提升工程52項,全年吸引外地游客100萬余人次,各項事業取得了新成績,形成了共謀共贏、綠色崛起的嶄新局面。
聚焦項目建設攻堅,推動產業質效雙升。去年一年,尚義縣堅定不移走“產業立縣、產業強縣”之路,累計開展46個產業類項目,總投資達382.19億元。其中,14個生產性項目總投資近60億元,預計投產后年產值超100億元,新增稅收5億元,有效推動主導產業結構優化、發展質效顯著提升。特色農牧產業邁向精細化、優質化,兆然種業開工建設,谷之禪燕麥加工擴模升級,尚義燕麥榮獲“河北省特色農產品(燕麥)優勢區”稱號;和宏亞麻油、芳草地白羽肉雞等龍頭企業穩健運營,俊升馬鈴薯全粉投產,全縣農業加工龍頭企業增至8家,傳統農業向加工農業轉變邁出堅實步伐;此外,尚義縣加快草畜乳一體化發展,種植15萬畝優質牧草,飼草加工車間、奶牛養殖基地投入運營,鮮奶加工車間開工建設,農業產加銷鏈式發展格局更加凸顯。體育文化旅游產業也是亮點紛呈,河北愛家東部文旅集群啟動建設,北片區農文旅融合項目成功簽約,大青山旅游風景區獲批國家4A級旅游景區,四臺遺址入選“2023年河北省六大考古新發現”。第九屆冰雪體育文化旅游節、第十八屆賽羊會、第二屆那達慕大會成功舉辦,點燃四季旅游熱潮,全年吸引外地游客100萬余人次,帶動旅游收入3.5億元。
深入踐行綠色理念,新能源產業蓬勃發展。2024年,尚義縣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修復,深入開展濕地保護、河道整治、施工揚塵管控和清潔供暖等工程;穩步推進生活生態用水水源置換項目與銀子河河道治理工程;已完成8萬畝草原生態治理修復、4.5萬畝造林綠化,推進10個村的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PM2.5平均濃度降至18微克/立方米,空氣質量在全省始終名列前茅。察汗淖爾水面面積擴大至24.34平方公里,達到近20年來最大值,有效推動了生態環境改善。同時該縣踐行綠色發展理念,深耕新能源產業,繼續延鏈補鏈強鏈。去年,該縣通過持續推進規模倍增與裝備制造拓展工程,中合、津尚等4個風電光伏項目實現并網發電,新增裝機并網規模140萬千瓦,增量居全市首位,總裝機并網規模達577萬千瓦;同時,落地玄武巖復合材料制品、3GW異質結電池、8GWh磷酸鐵鋰電池等7個裝備制造項目,進一步延伸產業鏈,加速產業向“新”轉型。
推動深化改革創新,招商催生發展動力。為直擊制約發展瓶頸,2024年,該縣精準發力,梳理出178項改革事項,配套197條推進措施,由27名縣級領導帶頭攻堅、42個牽頭部門按職責分工狠抓落實,全力推動改革事項落地生效。秉持“借智引資、共謀共贏”的發展思路,尚義縣招商引資成果豐碩,成功引入4家央企三級子公司,同時培育出6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在優化政務服務環境方面,尚義縣政務服務中心完成整體搬遷,“雙創中心”正式投入使用,545項服務事項實現一站式辦理,極大提高了辦事效率和群眾滿意度。(記者 李穎 通訊員 王登燕)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