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尚義縣八道溝鎮始終突出黨建引領抓手,以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為目標,因村制宜,趟出了一條村村有渠道、個個有亮點的村集體增收創收路徑。2022年全鎮村集體總收入達533萬元,14個行政村村均收入38萬元,其中收入最高的賽爾臺村收入達52萬元。截至2023年上半年,各村均按計劃完成收入目標任務。
黨建引領“打底子”。鎮黨委將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列入黨建工作重要內容,鎮、村兩級書記扛起主體責任。年初,鎮與各村簽訂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責任書,明確任務目標,細化落實抓手,進一步強化村黨員干部緊迫意識、責任意識。建立“定人員、定任務、定責任、定目標、定時限”五定責任制,力促工作落深、落細、落到位,見人、見事、見效果。為使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學有榜樣、趕有標桿,今年以來,全鎮組織各村書記開展擂臺賽,舉辦相互學習觀摩活動,外出學習考察,全鎮打造了賽臺村與沃佳薯業公司以“村支部+企業”產業共建模式發展馬鈴薯育種儲存銷售全鏈條產業,村集體年增收10.8萬元。
摸清家底“鋪路子”。鎮黨委成立了村集體資源資產清查工作專班,對各村集體財產進行精準盤底核實,明晰產權,澄清家底,并得到有效開發利用。經組織協調,集中整合東水、賽臺、北石塄等五個行政村集體草地,出租國投新能源公司,每年村集體獲得租金收入20萬元。八道溝村將集體灘地租賃給唐縣客商,投資3000多萬元建設拓興牧業肉羊育肥園區,年增收租金3萬元。西賽村、七甲山村分別將閑置多年的舊學校、舊村部出租給兩家企業建起養殖場和蔬菜晾曬場,不僅增加了村集體經濟收入,也為助推本地種養特色產業發展創造了條件,提供了便利。
拓寬渠道“開方子”。圍繞全鎮確立的“定一個規規、選一條路子、活一村經濟、富一方百姓”的思路,各村結合自身優勢,創載體、搭平臺、拓渠道,不斷擴展增收創收空間。按照一村一策,各具特色的要求,全鎮各村相繼創出了“資源開發型”“土地運營型”“實體帶動型”“資產收益型”等發展壯大集體經濟新模式。南大井村、狐子窩村等5個空心村治理復墾宅基地1000畝,復墾后租賃種植大戶發展特色農業,通過“土地運營”模式拓展了新的增收渠道。八道溝村、博岱花村分別建起了米面加工廠、冷庫經濟實體,“實體帶動型”模式成為兩村壯大集體經濟的主要支柱。七甲山村借力企業幫扶優勢,以股份合作的形式,依托義順安農業科技園區建設春秋大棚20個,每年增收5萬元。
強化保障“搭臺子”。以村“兩委”班子換屆為契機,積極選拔學歷高、懂技術、會經營、善管理的返鄉能人、致富帶頭人、年輕黨員進入村“兩委”班子,發揮其聰明才智,開創強村富民新局面。七甲山村蔬菜種植致富帶頭人田春芳競選為村支部書記后,充分發揮本村亞麻產業種植優勢,村集體建起了亞麻油加工廠,加工廠每年為村創收3萬元。目前,全鎮69名村兩委干部,像田春芳這樣的致富帶頭人近20人。同時,將村集體經濟發展列入黨建考核、村支部書記抓黨建述職評議考核的重要內容和年度先進黨支部,優秀村干部評選重要依據,出臺村“兩委”干部星級化管理“積分制”考核、黨員積分制管理辦法,激發村干部干事創業活力。
(記者 孫媛 通訊員 張鳳天 鄧力凡)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