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記者走進塞北管理區弘基農業馬鈴薯良種繁育中心,在公司的育種車間內,一盆盆馬鈴薯脫毒苗在離地70厘米的蛭石基質中茁壯生長。公司技術負責人裴劍強蹲下身,輕輕撥開銀灰色蛭石層,一串串米粒大小的微型薯顯露出來:“這種無土栽培模式,讓種薯徹底告別土壤病害。”
微型薯,又稱原原種,其主要培育流程包括:在日光溫室和網棚內,以無土栽培的方式,通過鋪覆基質,煉苗定植,并以適宜的水分、溫度、濕度、營養和病蟲害控制對脫毒種苗進行生產管理,經過100天左右的培育,得到的即為微型薯,此種生產方式所用主要基質為蛭石。蛭石是一種天然、無毒、在高溫作用下會膨脹的礦物質,它經過300度高溫膨化后無菌無病毒,可有效避免脫毒苗感染病毒。同時,蛭石的保水性和透氣性都比較好。
作為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弘基農業在塞北管理區建成全球領先的基質育種體系。其獨創的離地70厘米栽培技術,結合蛭石基質的無菌特性,將馬鈴薯種薯繁育帶入“零病毒”時代,年產優質脫毒種薯4萬噸,產品覆蓋全國20余個省份。
“蛭石經過300℃高溫膨化,孔隙率達95%,既保水又透氣?!迸釀娕跗鹨话鸦|告訴記者。在5000平方米的日光溫室和網棚內,脫毒苗被定植在離地70厘米的栽培床上,根系懸浮于蛭石層中,通過滴灌系統精準供給營養。該溫室是由中農先飛公司設計建造,可通過風機和濕簾外翻窗,實現自動溫濕度控制,借助內外遮陽網實現光照控制,同時,它擁有自動灌溉系統,這種設計避免了土壤接觸,徹底阻斷病毒傳播路徑,相比傳統地栽,單株產薯量提升30%,且規格整齊,商品率達98%。該溫室年可生產倆茬微型薯,每茬可栽苗70萬株,產微型薯280萬粒。(記者 宋錦豐 李響)
編輯:李雅雯
責編:王衛
審核:閆振寰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