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懷來技師學院專業教師賈治國等帶領12名學生,應河北省駐懷來縣新保安鎮光明街道工作組的邀請,奔赴新保安鎮光明街道,開展了為期一周的墻畫繪制藝術實踐活動。師生們以筆為媒、以墻為卷,用藝術實踐詮釋“學以致用”的辦學初心,既服務了當地經濟文化生活,也以創意畫筆為鄉村文化振興注入鮮活動能。
此次活動的發起,源于駐村工作組對當地文化建設的考量。自入駐以來,工作組始終聚焦“產業興、文化活、鄉村美”的振興目標,一方面深耕特色產業,精心打造高品質古法釀醋項目,助力村民增收;另一方面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推動形成健康向上的社區氛圍。為讓這些發展成果更直觀地走進群眾生活,工作組特邀懷來技師學院師生,以墻畫為載體,將產業故事與生活場景“搬”上墻,讓文化看得見、摸得著。
懷來技師學院積極響應,迅速組建專業師生團隊,將此次任務作為深化產教融合、服務地方發展的重要契機。一周的實踐中,師生團隊秉持“貼近鄉土、融入生活”的創作理念,深入街道走訪,與當地居民、工作組隊員親切交流,細致了解光明街道的歷史沿革、民俗風情和發展規劃。從初稿設計到反復打磨,團隊將“鄉村新貌”“文明新風”“產業發展”等元素融入畫面,既有對古法釀醋的細膩刻畫,盡顯傳統工藝的厚重與匠心;也有對居民文化生活的生動捕捉,傳遞出鄉村生活的煙火氣與幸福感。
繪制過程中,師生們以專業的態度打磨每一處細節。教師團隊全程把控畫面構圖與色彩協調,針對古法釀醋的歷史感、生活場景的鮮活感等難點進行現場指導;學生們則在實踐中精進技藝,從線條勾勒到色彩暈染,將課堂所學轉化為創作能力。不少居民路過時駐足觀看,有的還主動提供生活場景素材,師生與群眾的互動讓墻畫更添“鄉土溫度”。
昔日樸素的墻面已成為講述光明街道故事的“立體畫卷”:古法釀醋的畫面成為展示特色產業的“活廣告”,吸引村民與游客駐足了解;文化生活場景則像一面鏡子,映照出鄉村的和諧與活力。
懷來技師學院負責人表示,此次實踐是學校“服務地方、育人為本”理念的生動體現。未來,學校將持續深化校地合作,讓師生在扎根鄉村、服務社會的過程中,既錘煉技能,更厚植情懷,以藝術之力賦能鄉村文化振興,培養更多懂技術、接地氣、能擔當的新時代技能人才。(蘇麗霞 黃永君)
編輯:李雅雯
責編:王衛
審核:閆振寰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