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深夜,懷來縣應急管理局機關辦公樓的燈火亮了整夜。
在黨委書記陳文輝的辦公室,一張地圖上被重重標注出大黃莊鎮的位置——此時,洋河水位正以每小時30厘米的速度上漲,即將漫過堤岸吞噬良田。這場持續多日的暴雨,正將懷來推向防汛大考的關鍵節點。
28日清晨五點,大黃莊鎮組織的搶險隊員已踩著沒過腳踝的泥水集結。“路上漫水了!” 有人大喊著指向洋河岸邊低洼的公路,渾濁的河水正順著路面裂縫往過滲透。隊員們扛起沙袋狂奔,6000個沙袋像白色的城墻沿著河岸鋪開,鐵鍬撞擊地面的鏗鏘聲與風雨聲交織成戰歌。
正午時分,第一個危機降臨:沙袋防線被漫過的河水撕開缺口。
“上勾機!”現場指揮的應急管理局工作人員抹了把臉上的雨水,5臺黃色機械立刻轟鳴著沖上土壩,鏟斗翻飛間將堤壩加高了半米。搶險隊員們又在主管旁筑起第二道防線,有人腳被釘子扎破,裹上塑料袋繼續搬運,直到暮色四合時,終于在決口處壘起1.2米高的加固層。
“看!水退了!”不知誰喊了一聲。渾身泥濘的隊員們癱坐在泥地里,望著逐漸平穩的河面,手里還攥著被泡脹的面包。
懷安的調撥通報傳來時,陳文輝正在調度室核對物資清單。“調一萬個編織袋去!”他對著對講機下令的同時,交通局的車隊已載著5000噸石塊出發。
消防救援大隊的值班室內,隊員們正核對出警記錄——作為應急局二級單位,他們與各部門的配合早已形成默契。大黃莊搶險時,消防員始終沖在第一線。
“馬場需要圍擋物資!”指揮部的電話響起時,調度員立刻聯系倉庫。半小時后,滿載彩鋼板的卡車已駛出倉庫。電話鈴聲不斷響起,實時刷新著各鄉鎮險情,陳文輝在白板上畫下的支援路線圖,已密密麻麻布滿紅箭頭。
雨停的那天清晨,陳文輝站在指揮部窗前,望著遠處逐漸清晰的山影。大黃莊的村民正忙著清理田間淤泥,懷安水庫的加固工程仍在繼續。
“防汛沒有終點。”他在工作筆記上寫下這句話,窗外,消防隊員正在檢修設備,應急隊員們正將新到的物資整齊碼放——他們知道,下一場風雨來臨時,這座城市的守護者們依然會第一時間站出來,用血肉之軀筑起堅不可摧的生命防線。記者 亢春寧 通訊員 高成 楊磊 張曉娜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