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懷來縣義合堡村榮獲“全國文明村”稱號,這座承載600年歷史的古村落以“文明為筆、實干為墨”,在鄉村振興賽道上書寫出亮眼答卷。從基礎設施破舊的普通村莊到產業興旺、生態宜居的文明示范村,義合堡村的蛻變之路,成為華北地區鄉村現代化發展的鮮活樣本。
基建升級:從“生存需求”到“品質生活”
義合堡村地處懷來縣正北5公里,寶平公路穿村而過,總面積2272畝,耕地1500畝,現有戶籍人口235戶615人。而這背后,是持續多年的基礎設施“煥新工程”。
為提升村民生產生活條件,該村建設7眼機井實現農業灌溉與生活用水24小時全覆蓋,1.11萬米下水管網接入城鎮排污系統,水沖式廁所改造率達100%;2.5萬平方米水泥硬化路與4000平方米瀝青路構建便捷交通網,2000平方米墻體美化、5000平方米田間路整修讓村莊“顏值飆升”。更值得關注的是,1.2萬余平方米住宅外墻保溫、全域路燈亮化、全民健身廣場及光纖網絡入戶等工程,讓村民生活既有“面子”更有“里子”。2018年落成的200平方米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內設村史館、道德講堂、紅色書屋,成為村民的精神地標。
產業破局:從“傳統農耕”到“生態經濟”
既要口袋鼓,也要環境美。義合堡村用產業創新破解發展難題。
2019年,該村與張家口惠康公司合作,將鮮食玉米定為主導產業,依托企業技術支撐,畝均收益較傳統玉米提升300元,同步遏制秸稈焚燒污染,實現“增收 + 環?!彪p贏。
2022年12月,占地25畝的葡萄產業園區成為新引擎。園區緊鄰寶平公路,配套2棟 6800 平方米智能溫室大棚、500平方米停車場,引進“陽光玫瑰”等優質品種,創新采用“葡萄育苗+西瓜、白菜套種”模式,每年為村集體增收超百萬元,提供就業崗位30余個。“未來將拓展‘采摘觀光+休閑旅游’模式,讓田園變景區、農產品變商品。”村支書張秀清介紹。
作為河北省首個采用“光伏發電+地源熱泵”系統的村莊,義合堡村投資900余萬元安裝265套設備:每戶5千瓦光伏裝置實現“自發自用、余電上網”,年增收約3000元;地源熱泵系統徹底取代燃煤鍋爐,解決冬暖夏涼需求,全村年減少燃煤消耗1200余噸,PM2.5濃度同比下降42%,藍天白云成為“常駐風景”。
文化鑄魂:從“物質富裕”到“精神富足”
在200平方米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理論宣講、志愿服務、文化惠民” 三大品牌構筑起文明鄉風主陣地。宣講員用方言土語解讀政策,春季“田間課堂”邀請農技專家手把手教學;與懷來縣昊陽社會發展中心合作,每月為獨居老人配送物資,每年為65歲以上老人免費體檢,“愛心超市”積分機制激發村民參與志愿服務熱情。
文化活動更是豐富多彩:村民自編村晚、連續 10 余年舉辦端午包粽子、冬至包餃子孝老活動;七一紅色文藝演出、春節送春聯、廣場舞培訓及公益電影放映等年均開展超30場?!懊利愅ピ骸薄靶羌壩拿鲬簟?等評選樹立身邊榜樣,每月讀書日讓書香浸潤村莊,婚喪從簡、鮮花祭祀等新風尚已成共識。
“全國文明村是起點,不是終點?!?村支書張秀清表示,未來義合堡村將緊扣“產業興、生態美、鄉風淳”理念,向“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鄉村振興總目標邁進。這座600年古村,正以文明為媒,走向更璀璨的明天。
?。ㄓ浾?亢春寧 通訊員 高成 楊磊)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