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在大古城村印象海棠公園內拍照留念。 梁濤 高成 段亞偉 攝
春風用意勻顏色,銷得攜觴與賦詩。4月24日,在張家口市懷來縣小南辛堡鎮大古城村印象海棠公園中,萬畝海棠花合著春的節拍競相綻放。園中百年古樹虬枝蒼勁有力,千萬株海棠爭奇斗艷,迎風峭立,花姿明媚動人,楚楚有致,淡粉素雅的海棠花香氳裊裊,綿軟悠長。
“懷來的春天就是從海棠花開開始的。”說這話的時候,懷來縣小南辛堡鎮黨委書記高樹青的臉被萬畝海棠花映得通紅。
大古城村印象海棠公園萬畝海棠花競相綻放。 武殿森 攝
4月24日,“雞鳴出發·海棠花季”2022 懷來雞鳴驛旅游文化節開幕,而開幕的第一場活動就是小南辛堡鎮大古城印象海棠公園內的產業觀摩研討活動。
徜徉在“一樹一樹的花開里”,游人欣賞著海棠花開的美景, 也感受著難得的文化盛宴———
石頭畫、泥塑、面塑、葫蘆絲、葫蘆畫、剪紙……一進公園, 濃重的文化氣息撲面而來。循著花香,走進海棠深處,一棵棵茂盛的海棠樹,懸掛著許愿牌和花謎牌,游客在賞花之余,還享受猜謎的樂趣。“孩子們,要把春天畫進自己的畫布里。”在十里棠廊景觀附近,“與花與畫與你”親子繪畫活動如火如荼,幼兒園的孩子們,煞有介事的拿著畫板,將春天的每個細節,裝進畫布。而在游客服務中心,來自縣文聯的書畫藝術大師,現場繪制扇面、服飾、書包、草帽……“攬勝南辛看萬畝青紅淺白,尋芳上古憑千年文士女兒”“花影婆娑,電力風車搖玉扇,波光瀲滟,海棠仙子托金烏”……一幅幅書畫楹聯,寫盡海棠美景,也將這里產業發展融進詩歌里。
而說起這里產業發展,鎮書記高樹青格外興奮。在海棠飲料、海棠干、海棠糕點、海棠化妝品、海棠葡萄酒展臺前,他一邊招待客人,一邊介紹起小南辛堡的發展。
“小南辛堡鎮是目前全國規模最大、產量最高、品質最佳、影響最廣的八棱海棠栽培基地,面積和產量均居全國首位。鎮域內種植八棱海棠3萬余畝,其中盛果期海棠種植面積1.7萬余畝。年產海棠鮮果2萬余噸、海棠果干400余噸、海棠飲品500余噸。海棠產業年總產值達1億元以上,其中海棠苗木產值達7000余萬元。”介紹中,高樹青不忘把美味的海棠果干遞給游人。
據他介紹,緊扣“鄉村振興戰略”,小南辛堡鎮依托海棠資源優勢, 推進海棠產業多元化發展,通過對海棠苗木栽培、海棠產品深加工、海棠文旅休閑的不斷探索和開發,走出了一條“種植標準化、加工規模化、產業系統化、產品高端化”的發展之路,推動海棠產業三產融合發展,不斷提升特色農產品附加值,促進村民增收致富。同時,堅持并不斷深化 “生態第一、 創新引領、跨越趕超”發展主題,搶抓京津冀協同發展和京張體育文化旅游帶建設機遇,充分發揮資源特色優勢,建設生態宜游小鎮,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區。以旅游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全面提升為重點,進一步拓展綠色旅游線路,逐步形成了賞海棠花海、游官廳水庫、登樣邊長城、品葡萄美酒、觀天漠奇觀、看航天展覽、住松蓬寺民宿的特色生態旅游線路,打造了京張體育文化旅游帶上的上谷名片。同時,持續發揮“文化+旅游+節慶+賽事”作用,以海棠花季、天漠音樂節、秋水會汽車文化節、幽州古道超級越野賽四大節慶賽事活動為媒,不斷促進鄉村文旅產業振興。
“北方的春天短,踏春不妨從懷來開始。”高樹青笑著說。(記者 趙婧男 通訊員 高成 段海麗)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