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環境優美宜人,新興產業動能澎湃,奧運場館雄偉壯觀,后奧運經濟風生水起……7月21日、22日,由中宣部組織開展的“高質量發展調研行”河北主題采訪活動走進張家口市,50余名來自中央和省直主要新聞媒體的記者深入我市部分縣區進行調研采訪。每到一處,充滿活力的發展場景,眼前一亮的建設成果,讓記者們真切感受到張家口高質量發展的澎湃動力。
7月21日下午,在官廳水庫國家濕地公園的“五彩瑤灣”景點,細密的雨絲灑在湖面,陣陣水霧升騰而起,萬綠叢中幾朵荷花含苞欲放,引得到此采訪的記者們紛紛拍照留念。
官廳水庫國家濕地公園是我市加快建設“首都兩區”和京張體育文化旅游帶,著力推進濕地生態保護與開發利用的典型。“動植物數量和種群就是對一個地方生態環境最好的評價,通過所見所聞,可以看出這里生態治理成效顯著,同時也看到了生態保護與利用相結合取得的社會和經濟效益,正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有力印證。”中國日報網經濟部編輯馬清說。
位于懷來大數據產業基地的合盈數據(懷來)科技產業園,是我市大數據產業的重大項目之一。截至2022年底,該項目累計完成投資55.51億元,投運服務器約8萬臺。在這里,記者們詳細詢問項目情況,對我市加快建設數據中心集群,構建實時性算力中心,打造大數據產業發展高地進行采訪。了解到我市推動大數據產業全鏈發展的相關規劃和具體實踐后,《求是》雜志社綜合編輯部組長盛瑋道表示:“張家口大數據產業全鏈發展取得了喜人成果,隨著產業不斷發展進步,也對人才、政策、基礎設施等要素提出了更高要求,相信隨著支持力度持續加大,一定會取得更大的成就。”
盛夏時節的崇禮,氣候涼爽,滿目蒼翠,國家跳臺滑雪中心“雪如意”靜臥山間,吸引大批游客前來觀光打卡。7月22日上午,采訪團一行來到張家口崇禮奧林匹克公園和太舞滑雪小鎮,調研采訪奧運遺產利用和后奧運經濟發展情況,體驗夏日崇禮的別樣精彩。
冬奧會后,我市圍繞冬季滑雪、夏季山地運動兩大主題,不斷推進冬奧場館適應性改造,逐步培育壯大賽事經濟、冰雪經濟、會展經濟、研學經濟等新業態,將冬奧核心區打造成集“體育、文化、旅游”于一體的世界級旅游目的地。“一直以為張家口是一座冰雪之城,沒想到夏季的張家口同樣精彩”,從太舞滑雪場結束采訪的光明日報記者陳元秋感慨道:“我們了解到這里的夏季活動非常豐富,在體育文化旅游互促融合的帶動下,多點位、多業態的后奧運經濟一定能夠取得長足發展,也一定能夠推動張家口繼續向美向好。”
建設可再生能源示范區是張家口承擔的重大國家戰略任務,也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截至目前,張家口可再生能源裝機規模累計達到2830.2萬千瓦,達到全市電力裝機總量的82.7%,穩居全國非水可再生能源第一大市。
7月22日下午,采訪團一行來到位于張家口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明陽新能源高端制造產業基地,實地參觀風機葉片生產和總裝車間,采訪我市可再生能源裝備制造產業發展情況。隨后到張家口可再生能源示范區能源大數據中心,通過綜合數據與科技示范場景展示,了解示范區建設發展情況。大家紛紛表示,緊抓重大機遇,推動先試先行,加大科技創新,促進可再生能源產業鏈延伸,并與大數據、氫能等產業聯動發展,張家口為我國可再生能源健康快速發展提供了可復制、可推廣的成功經驗。
為期兩天的采訪充分展示了張家口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生動畫面。人民日報評論部編輯崔妍說:“一方面,張家口順應大數據、人工智能、高端制造等產業方向,向創新要動力、向技術要效益,拓寬高質量發展的增量和新意;另一方面,依托生態資源等優質基礎,將綠水青山、冰天雪地轉化為金山銀山,穩住發展存量。穩扎穩打、夯實基礎,銳意創新、拓寬路徑,是張家口為推動高質量發展寫下的生動注腳。”(河山新聞記者 王棣)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