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性服務業發達與否,決定著居民的生活品質和便利程度,同時也反映著一座城市的發展水平和經濟活力。近日,張家口市印發《關于支持生活性服務業加快發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措施》),從放寬市場準入、強化政策支持、優化發展環境、打造服務基地、加強組織保障等方面加大對生活性服務業的支持力度,給從業者和消費者帶來了好消息。
餐飲、零售、家政、住宿、養老、育幼等生活服務業態與居民生活息息相關。隨著城鎮化進程不斷加快,居民生活水平持續提高,生活性服務業在滿足群眾品質化、多樣化需求方面的作用不斷突顯。近年來,各地致力打造的“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就是以生活性服務業的蓬勃發展為依托,在社區居民步行15分鐘的服務半徑內布局多樣業態,來滿足居民日常生活基本消費和品質消費需求。
此前,我市一些社區推出“15分鐘生活地圖”,為居民生活導航,也為各類服務業態布局提供參考。但從一些生活地圖的信息量來看,居民生活半徑內服務業態的可及度、豐富度尚待提升。諸如零售百貨、家電維修、快遞寄送、照護老幼、家政服務等,商戶數量和服務質量都與群眾期盼存有一定差距。而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以及消費結構升級的現實背景下,推動生活服務業的有效供給和服務水平同步提升,滿足不同群體實際需求,更好發揮服務民生的關鍵作用,正是《措施》出臺實施的目的所在。
讓更多群眾享有“家門口的美好生活”,離不開普惠性生活服務業的有效支撐。這就需要職能部門根據不同業態、不同區域的實際情況,細化配套舉措,抓緊政策落實,幫助從業者破除場地設施、資金稅收、人才短缺等方面的短板,為生活性服務業提供更加優質的發展環境。同時,也不妨把政策利好與優化公共服務相結合,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接入公共服務平臺等精細化治理舉措,推動普惠性生活服務業向群眾最 需要的地方延伸,打造布局范圍更廣、業態結構更全、服務功能更多的便民生活圈。
政策舉措護航生活性服務業發展,從業者把握機遇、乘勢而上,也要加快自我完善和提升。可以看到,生活性服務業的數字化轉型,在產業升級和疫情防控中表現亮眼。如何用好數字化賦能,推動便利化、品質化升級,更好滿足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包括從業者在內的行業各方都大有可為。(王棣)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