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下午,采訪團來到張家口明陽新能源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基地,在基地外圍道路上,一支支剛剛組裝完成的巨型葉片靜靜地躺在運輸車輛上,等待奔赴風電場。“這扇葉片將運往山西忻州的一家風電場,我們正在做加固工序,等待公司指令后就發車。”貨車司機對記者說。
作為張家口可再生能源示范區的標桿企業,明陽智慧能源集團河北分公司現已具備年產300臺單機功率5-10兆瓦及以上的大型風力發電機組和年產450支90-110米大型葉片的能力。從今年起,公司每月都處于滿產狀態,產量預計將超過原定計劃。一位追風“巨人”的綠色能源革命正在張垣大地上悄然掀起。
綠能革命之基:百米葉片的誕生
走進產業基地葉片車間,車間右側的一道巨型“滑梯”式生產線,一眼望不到頭。工人們正忙碌著將一層層如同“布”一般的材料,鋪在半個葉片的模具上。
“這道工序是鋪層,也就是打造葉片的骨架。可別小看這層玻璃纖維布,經過120-150層疊加,再注入環氧樹脂固定之后,那就是玻璃鋼,強度特別高。”明陽集團北部大區京津冀區域開發總經理魏巍說。再鋪設一層以巴沙木為材料的芯材,可以讓葉片兼具韌性與輕盈。
隨后再經過注膠、合模、修型等一道道工序作業,一支112米長的葉片便順利下線。
112米葉片突破的不僅是物理尺度,更是發電效率的躍升。魏巍指著葉片說:“掃風面積達43000平方米,相當于6個標準足球場那么大,大大提高了風的轉化效率。”
憑借領先的技術水平,產業基地2025年計劃生產風機300臺套,生產葉片450支。
綠能革命之匙:政府政策的支持
明陽智慧能源集團河北分公司敢于掀起綠色能源革命,自然離不開市、區兩級政府政策的支持和良好的營商環境。
在政策引導上出實招。萬全區印發《推進裝備制造產業發展的九條措施》《萬全區推動工業領域設備更新工作方案》等相關文件,從財稅、金融、審批等方面優化保障,進一步推動裝備制造產業集群做強做優。
在協調保障上重實效。定期召開產業鏈企業對接會,充分發揮央企影響力、帶動力,強化主動服務、協同合作,進一步推動產業鏈向上下游延伸。
在服務企業上下功夫。通過建立“一庫兩群”模式,搭建企業招聘信息推送微信群,實現求職人員與崗位信息的高效對接。
“張家口是全國首個國家級可再生能源示范區,市場前景廣闊。產業基地一期項目不到300天就完成了建設,從手續辦理到新能源指標批復,市、區兩級政府都給予我們大力支持。”魏巍說。
談到公司未來的發展計劃,她說:“有了政府的大力支持,我們信心滿滿。今后一方面通過增加外部訂單,提高產能;另一方面爭取應用先進材料和先進技術,助力張家口可再生能源示范區高質量發展。”
綠能革命之未來:讓科技種子生根發芽
百米高的風機塔頂,VR體驗者正進行“云端巡檢”。“戴上眼鏡瞬間,電梯沿塔筒攀升,壩上草原在腳下展開。”剛結束風機巡檢的采訪團成員興奮地說。
在“陽光獵人”比賽環節,采訪團成員手指在屏幕上快速滑動,在不同區域“安裝”光伏板,依據山坡陽面、陰面、障礙物陰影區域獲取相應得分,幾輪游戲下來,人人成了“光伏能手”。
……
踏入張家口可再生能源研學基地,采訪團便立刻開啟了一場探索可再生能源奧秘的精彩旅行。
作為張家口唯一的可再生能源研學基地,研學基地設置了風之律動、光之樂章、儲能魔方、氫啟未來和模型工坊五個區域,集學習啟迪、教育普及、成果展示及親身體驗等多重功能于一體。依托“風光儲氫”四大核心展區,通過“政策認知-原理探索-科技實踐”的路徑,引導學生理解國家能源戰略、掌握可再生能源技術原理,培養學生科學思維能力。自今年4月基地投用以來,已接待小學生、中學生、社會團體300余人。
“下一步我們將深化與旅行社、教育機構的合作,擴大研學規模,讓更多青少年接觸新能源知識,讓更多社會群眾掌握新能源知識,為示范區高質量發展奠定基礎。”魏巍表示。明陽智慧能源集團河北分公司正將“風光家底”轉化為科普資源,讓科技的種子在下一代心中生根發芽。(記者 馬明明 通訊員 邢鵬飛 羅納)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