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清遠漂流,到佛山看賽龍舟,在汕頭沖浪……十五運會激戰正酣之際,十五運會廣東賽區執委會舉行了“城市體育性格”專題新聞發布會暨推廣活動,廣州、汕頭、肇慶、清遠、潮州等市政府代表通過實物展示、現場講解等形式,集中呈現各地依托特色體育文化與產業打造的城市新名片,展現粵港澳大灣區多元融合、各具魅力的風貌。
何為城市體育性格?簡單來說,就是一座城市在體育領域所展現出的獨特氣質與鮮明特征。廣東各個城市亮出自己的體育名片,既是為了抓住契機,進一步打造廣東體育賽事消費新場景,讓各地前來的游客能更好地“跟著賽事去旅行”,長遠來看,也是廣東體育產業差異化發展的積極信號。可以說,找準城市體育性格,為的正是避免一哄而上發展體育產業的同質化競爭,形成城市間聯動發展、互補共贏的格局。
隨著十五運會的火熱進行,“辦賽就是辦城”的理念愈發深入人心,廣東21個地市借此契機塑造體育性格、亮出體育名片,正是成功梳理與挖掘城市體育資源的結果。這個過程中,找準城市的體育性格,就是立足本地資源、因地制宜發展體育產業,并塑造體育產業與城市發展的共生生態。
例如,廣州作為國際賽事中心,多元開放是廣州體育的“性格優勢”。如何讓其“個性”具象可見,就離不開廣州體育場館建設的“硬基礎”、城市服務效能的“軟實力”、產業協同的“強支持”和對外交流的“廣聯通”等四方面的資源供給。
再比如,清遠作為“漂流之城”,其體育性格就藏在漂流當中。多年來,清遠連續承辦系列國際級、國家級漂流賽事,充分發揮“漂流之城”的特質,也因此帶動更多“漂流+”產品走進文旅場景,將賽事觀眾轉化為城市游客,打造了不少新的消費增長點。
同樣值得一提的是,一座城市的體育性格,不僅是一座城市在體育賽事和產業上的獨特標識,某種程度上,它同樣嵌入在城市文脈與居民的生活方式之中。例如,佛山的龍舟運動不僅在當地有深厚的群眾基礎,更是日常生活和文脈傳承的一部分,一句“寧可煲爛,不可扒慢”的本地俗語,就質樸有力地體現出一座城市的精神品格。
放到更寬廣的視角來看,這樣一座座“有個性”的城市也并非是孤立發展的,各有千秋的體育性格聚在一起,就是一幅廣東體育產業多元共生、協同共進的發展寫照。就拿此次全運會來看,開幕在廣州、閉幕在深圳,賽事橫跨粵港澳19座城市,“把一個城市群當一座城市用”的城市群效應凸顯,各顯身手、優勢互補、共享成果,這正是大灣區體育產業協同發展的生動縮影。
塑造鮮明的城市體育性格,既是促進文旅體融合,也是提升城市文化的精氣神,還是強化城市群的凝聚力。從挖掘體育產業潛力再到充實城市精神文化,城市的體育產業“有個性”,發展也將更具活力與韌性,必然也會為城市帶來更強的歸屬感和認同感。
期待更多廣東城市通過塑造體育性格,展現獨特魅力、吸引八方來客,共同繪制一幅體育與城市深度融合、共同繁榮的畫卷,為粵港澳大灣區的全面發展注入更多活力與動能。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