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發布的《2025年中國科技論文統計報告》顯示:我國熱點論文數量世界占比首次過半,達53.2%,世界排名保持第一位。
所謂熱點論文,是指近兩年間發表的論文在統計周期內得到大量引用,且被引用次數進入本學科前1‰的論文。報告顯示,截至2025年8月,我國的熱點論文數為2342篇,比2024年統計時增加4.6%。

論文是衡量科技創新發展水平的重要指標,我國熱點論文數量持續位于世界前列,表明中國的科學研究正被全球科技界廣泛關注和認可,中國科技創新的國際影響力不斷提升。
此外,根據報告,2024年,中國持續開展高質量開放合作,中國發表的國際論文中,國際合著論文17.29萬篇,比2023年增加了14.4%。同時,中國高被引論文中,以我為主的國際合著論文占比接近1/3。這表明中國科學家在平等基礎上開展國際合作的能力不斷增強。
成績取得并非一日之功,反映出我國科技體制改革深化的成效。論文從“重數量”向“重質量”加快轉變,是我國長期推行破除“唯論文、唯職稱、唯學歷、唯獎項”等不良傾向的改革成果,是科研人員創新創造活力得到進一步釋放的表現。
我國高質量論文的亮眼成績,彰顯了我國科研團隊在基礎科學研究領域的深厚積累與創新能力,也離不開科研投入、人才培養等因素。
基礎研究是科技創新的根基和底座。過去五年,我國基礎研究經費達2497億元,較2020年增長超過70%,在量子科技、生命科學、物質科學、空間科學等領域取得一批重大原創性成果,為高質量論文誕生提供了豐厚土壤。高投入帶來高產出。2024年全社會研發投入超3.6萬億元,較2020年增長48%,研發人員總量世界第一,成為高質量論文不斷涌現的有力支撐。
也必須看到,我國熱點論文數量明顯提升,但在某些學科的高引用率文章數量還明顯少于其他國家,在影響力方面仍有提升空間。為此,要不遺余力加強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加強有組織的基礎研究,持續增加高質量的科技供給。
科研論文量質齊升同時,也要堅持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推動更多科技成果從樣品變成產品、形成產業。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以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才能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機遇、應對復雜多變國際形勢、支撐高質量發展。
未來五年是建設科技強國的關鍵時期,《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從加強原始創新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等方面作出了系統部署。對標建設科技強國的目標要求,努力縮短差距,不斷提升我國基礎研究和原始創新能力,持續產出更多重大原創性、顛覆性科技成果,將有力推動科技強國建設。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