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浪潮中,高新區以機器人產業為突破口,通過政策引領、創新驅動、生態優化等一系列舉措,跑出了產業發展的“加速度”。如今,這里已成為全國機器人產業版圖中一顆璀璨的明珠,為我市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產業規模躍升 集群效應凸顯
2024年,高新區引進機器人企業73家,機器人企業總數達到200家,占全市近90%,營業收入突破73億元。截至目前,高新區機器人企業已達236家,數量約占全省60%,成為唐山產業發展新地標和全省機器人產業最密集的區域。高新區已形成以工業機器人為支撐、特種機器人為特色、服務機器人為亮點的全品類布局,覆蓋焊接、消防、軌道交通、醫療等多個領域。
龍頭企業引領 示范作用顯著
工業機器人領域:開元、松下等企業構建了國內最完備的焊接機器人產業鏈,市場占有率達30%,產業規模全國第一。
特種機器人領域:百川集團的列車檢修檢測機器人國內市場占有率超50%,并出口至法國、加拿大、新加坡;中信開誠的消防機器人市場占有率高達70%,成為行業標桿。
服務機器人領域:高膳機器人餐廳的智能炒菜機器人、遷安市人民醫院的智慧藥房機器人等創新產品,推動機器人技術不斷向生活場景滲透。
創新驅動科技 賦能城市發展
高新區堅持“北京創意、唐山轉化”模式,深化與清華、北大、北理工等高校合作,匯聚全國唯一的開誠智能國家級特種機器人實驗室、全省唯一的機器人產業技術研究院等創新資源,構建“研發+孵化+產業化”生態鏈。打造唐山百川機器人共享制造工廠,為機器人中小企業提供技術、采購、設備、倉儲、物流、售后等共享資源。自2024年初投用以來,已服務京津冀三地200余家企業機構,將炒菜機器人、裝瓶機器人、外骨骼機器人等200多個創意轉化為實體產品,帶動中小企業新增產值超2億元,更勾勒出“京津研發、河北轉化”的協同發展新圖景。
從“鋼鐵之城”到“機器人+新賽道”,高新區的轉型之路彰顯了科技賦能傳統產業的巨大潛力。在政策、創新、生態的三重驅動下,這片熱土正以“加速度”奔向未來,書寫中國制造向中國智造躍遷的新篇章。
文/記者 呂光宇
圖/徐慧 杜雯拓 張北男 呂光宇 閆軍 攝

百川機器人共享工廠一站式滿足企業技術、采購、設備、倉儲、物流、售后等方面的個性化需求,讓有創新潛力、有成長性的中小企業在這里實現輕裝快跑。

中信重工開誠智能裝備有限公司技術人員調試消防機器人產品。

晟群科技一體化全藥品機器人在智慧藥房里取藥。

唐山新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智慧康養醫療展示區。

與傳統烹飪方式相比,高膳炒菜機器人憑借“智慧大腦”精準把控,把調料投放精確到“克”,將烹飪流程控制到“秒”。

工程師正在調試車底吹掃機器人。

唐山四維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為北京王致和研發的腐乳自動裝瓶機器人。

機器人共享智能制造廠搭建共享智造+科技成果轉化平臺,推動形成“數據處理在唐山、生產協作布全國、智力資源匯全球”的格局。

中關村機器人產業創新中心“機器人+”展示體驗中心內工作人員正在調試自動駕駛微型車。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