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0月28日電?題:鞏固壯大實體經濟根基
新華社記者張辛欣、周圓
《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28日公布。其中,“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鞏固壯大實體經濟根基”被擺在戰略任務的第一條,彰顯實體經濟對我國發展至關重要的作用,要在接續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牢牢把握。
實體經濟是國家發展的本錢,構筑發展戰略優勢的重要支撐。“十四五”以來,我國工業增加值從31.3萬億元增至40.5萬億元。我國經濟經受住世紀疫情嚴重沖擊,有效應對一系列重大風險挑戰,實體經濟功不可沒。
大國之大,必有大國之重。沒有堅實的物質技術基礎,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特別是在“十五五”這個“夯實基礎、全面發力”的關鍵時期,我國發展環境面臨深刻復雜變化,經濟增長需要保持適當速度,維護國家安全需要厚植發展韌性,科技創新需要抓住時間窗口乘勢而上……這些都要求我們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以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篤“實”夯基、向新而進。
“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鞏固壯大實體經濟根基”是一個系統工程。《建議》提出“堅持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方向”“推動重點產業提質升級”等一系列舉措,不僅旨在保持制造業一定規模,更是要通過全方位的升級來提升產業競爭力、培育良好產業創新生態、鞏固壯大優勢,為國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提供堅實支撐。
現代化產業體系以先進制造業為骨干,這也意味著發展新質生產力要擺在更為突出的位置。“著力打造新興支柱產業”“實施產業創新工程”“前瞻布局未來產業”……《建議》作出系統部署,既著眼于布局新的經濟增長點,也重在加強不同產業、上下游之間協同融合發展,加快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進一步提升產業體系整體效能,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更充沛的動能。
“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鞏固壯大實體經濟根基”,不是等來的,而是干出來的,關鍵要做好貫徹落實。各地各部門在謀劃“十五五”時期相關規劃時,要把黨中央的部署落實落細,強化政策引導、資源調配、要素保障,形成支持實體經濟的強大合力。同時,還要拿出有力措施,營造崇尚實業、鼓勵創新的社會氛圍和市場環境,切實提升深耕實業的獲得感。
我們是靠實體經濟起家的,也要靠實體經濟走向未來。務實推進各項舉措,堅持不懈奮斗創新,讓實體經濟的“參天大樹”更加枝繁葉茂,中國經濟必將劈波致遠。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