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藍箭鴻擎(雄安)空間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雄安鴻擎科技”)衛星智能制造中試基地正式落成,首顆“雄安造”衛星——“雄安一號”(鴻鵠技術驗證星)成功下線,標志著雄安新區空天信息產業從布局邁向實質性產出階段。
從技術突破到服務效能,從產業聚合到生態構建,“雄安一號”以三組關鍵數據,解碼著新區奮力打造新時代創新高地與創業熱土的實踐路徑。

3項核心突破,彰顯“雄安智造”硬核底氣。“雄安一號”的成功下線,源于三大關鍵技術的集中突破——白澤”高性能星載計算機破解算力瓶頸,“赤羽”大尺寸柔性太陽翼突破能源約束,“金烏”新一代霍爾電推進系統提升動力效率。這些技術直擊通信衛星發展的共性“卡脖子”難題,推動衛星向“高通量、長壽命、智能化”邁進。從受制于人到自主創新,從跟隨發展到并跑領跑,“雄安一號”展現的不僅是技術創新的硬核成果,更是雄安瞄準前沿、攻堅“卡脖子”難題的決心與能力,為我國衛星星座規模化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1年成長奇跡,見證“雄安服務”速度溫度。“雄安一號”的誕生,離不開“雄安服務”的保駕護航。雄安鴻擎科技2025年初完成注冊,10月便實現衛星下線,創造了“當年注冊、當年建設、當年投產、當年下線”的行業奇跡。這背后,是新區提供的全周期服務保障——從企業注冊、人才引進、信貸支持全程幫辦,到量身定制高標準專業廠房,政策紅利的精準滴灌讓企業得以心無旁騖搞創新。“有事必應、無事不擾”的服務理念,是雄安以體制機制創新優化營商環境的生動體現,使“雄安服務”品牌成為吸引創新主體的核心競爭力。

“0到1”重大跨越,繪就“雄安生態”美好藍圖。“雄安一號”的誕生,標志著新區空天信息產業智能制造能力實現了從“0到1”的重大跨越。衛星智能制造中試基地的落成,更是填補了新區在衛星中試驗證與批量生產方面的空白。同時,作為新區三大主導未來產業之一,雄安空天信息產業以中國星網為龍頭,成立空天信息和衛星互聯網創新聯盟,目前已集聚60余家相關企業,成為新區首個較為完備的創新主鏈條。可以看到,“技術突破—場景驗證—產業聚合”的閉環生態正在這里加速形成。
星耀雄安,潮涌創新。隨著更多“雄安造”衛星翱翔蒼穹,這座未來之城必將以星火燎原之勢,在中國式現代化征程中譜寫更加璀璨的創新篇章。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