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明年再見!”10月10日,哈希勒根隧道門關閉,工作人員揮手道別。
來自交通部門的數據顯示,今年5月31日獨庫公路開通至今,全線累計交通量近370萬輛次、人員流動量707.3萬人次。這一數據彰顯了獨庫公路作為“中國最美公路”的效應。
“自駕獨庫公路,游客在561公里的旅程中可體驗‘一日見四季、五里不同景’的美妙,也可領略南北疆不一樣的人文風情。”在“走吧網”聯合創始人劉祥初看來,獨庫公路被自駕游客看作是新疆旅游的“黃金走廊”。
自駕游客如潮水般涌來,背后是沿線各地以“交通+旅游”融合模式打造的旅游新業態,將短暫“流量”轉化為持久“留量”。
“什么時候能開放?”“今年有哪些好玩的值得推薦?”獨庫公路通車前,游客熱切期盼,通車后迅速成為自駕游愛好者的首選。社交媒體上,“獨庫公路打卡”話題瀏覽量破億。游客紛至沓來體驗雪山、草原、丘陵、峽谷交織的壯美。
受天山冬季降雪等因素影響,獨庫公路每年僅6月至10月開放。“近年來,沿線各地不斷完善服務設施,為自駕游獨庫新手提供更多服務保障。”自治區旅游協會副秘書長陳運良說,獨庫公路的磁吸效應源于其獨特的旅游資源稟賦。
依托其咽喉區位,烏蘇市規劃建設了“烏蘇驛”文旅綜合體,提供住宿、餐飲、救援等一站式服務,將過往車輛轉化為消費動力。近年來,該市不斷加大對獨庫公路烏蘇段的服務設施投入力度,沿線已建成11個停車服務區,方便游客隨時停車欣賞美景、休息調整;18組新能源充電樁,為新能源車輛提供便利;10個配套功能齊全的公共衛生間,解決游客的“應急”之憂。
今年5月30日,獨庫(康村)游客服務中心正式啟用。這座占地3200平方米的綜合性服務體,整合房車營地、落日夜市等業態,游客服務中心一樓設有咖啡屋和餐飲店,建成167個房車營位,還配備充電樁,形成集“吃住行游購娛”于一體的服務體系,提升了獨庫公路旅游接待能力。
“以前的阿格鄉只是一個途經點,如今獨庫(康村)游客服務中心成為游客了解阿格鄉的窗口,旅游旺季我家民宿天天客滿,收入比去年翻了兩番。”庫車市阿格鄉一家民宿的主理人閆秀敏高興地說,“更多游客愿意住下來,住民宿、住農家屋,深度體驗當地民俗文化,使‘過境游’轉變為體驗游。”
庫車市還在獨庫公路庫車段阿格鄉康村、庫爾干村等關鍵節點新建改建旅游廁所3座,實現沿線每30公里1座標準化公廁全覆蓋,構建起完善的“30分鐘如廁圈”。2025年,游客對獨庫公路衛生設施的投訴量下降60%。
獨庫公路沿線各地協同創新為自駕游業態賦能。伊犁哈薩克自治州以公路為載體,打造“民族風情廊道”,游客可參與牧民轉場、手工氈房制作等沉浸式活動;阿克蘇地區結合紅色記憶,開通主題自駕線,吸引研學團隊。這些創新讓獨庫公路不再是單純通道,而是成為文化體驗的“移動展廳”。攜程數據顯示,今年國慶中秋假期,獨庫公路帶動沿途那拉提、喀拉峻、巴音布魯克等景區訂單量平均增長40%。
今年9月20日,獨庫高速公路建設項目在天山腳下正式啟動。這條貫穿天山南北的交通大動脈建成后,將實現全年無障礙通行,與原公路形成“快進慢游”雙通道,在大幅提升通行能力的同時,徹底改變現有獨庫公路“半年不通”的歷史。
“未來獨庫公路的魅力,在于進一步激活整片區域的經濟脈動,這是網紅公路的深層價值所在。”中國交通運輸協會交旅融合分會副會長孔亞平說。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