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云/新疆日報記者 宋海波
“得趕在國慶假期前把小院周圍收拾好,現在房間已預訂大半。”9月4日,名雅山居民宿老板劉霞兵一邊打理院內綠植,一邊說道。行走在哈巴河縣鐵熱克提鄉,目光所及,是一排排尖頂彩檐、推窗見景的木屋,錯落點綴于青山之間,寧靜而雅致。公路中央,“西北第一鄉”的門牌巍然矗立,仿佛正以遼闊的胸懷迎接每一位遠道而來的客人。
畫家在鐵熱克提鄉進行速寫寫生。徐江峰攝
近年來,隨著喀納斯景區與禾木鄉旅游持續升溫,鐵熱克提鄉憑借其毗鄰兩大熱門景區的位置優勢,逐漸成為游客往來的重要中轉樞紐。一片蓬勃發展的民宿群,更為這座邊境小鎮注入了嶄新活力。
劉霞兵原本在北屯市經營眼鏡店,從事驗光配鏡十幾年。然而,眼看毗鄰景區的鐵熱克提鄉迎來一撥撥游客,他萌生了轉行的念頭,“當時來考察,第一眼便看到路邊‘西北第一鄉’那座大門牌,背后青山木屋相映如畫,那一刻我就心動了。”
淡旺季交替塑造出這里“夏忙冬閑”的生活節奏。“冬天大雪封山,客人稀少,我們就回縣城休息。”劉霞兵說。此時,他總會把鑰匙托付給鄰居——哈薩克族大哥別力克·哈力汗一家,“冬天他們幫我看院子,我們回來時,常收到熱乎乎的包爾薩克;夏天院中雜草割下喂他家的牛,我們相處得就像一家人。”
8月31日,鐵熱克提鄉牧民在民宿商家院中,收割青草。石榴云/新疆日報記者 宋海波攝
別力克家也經營民宿,他將自住房重新整修,騰出房間接待旅客。今年行情看好,他又加蓋了6間新房,準備迎接更多客人。家中還養著牛羊、種著十幾畝地,他從早忙到晚,常至天色暗沉才踏進家門。“村里越來越多人開起民宿,起初我們不太懂怎么招呼客人,就主動去向有經驗的老板請教。”別力克說。如今大家漸漸有了默契,誰家客滿,自然把旅客推薦給鄰居,“互相幫襯,一起賺錢嘛。”旅游的熱度,正悄然改變著這個鄉村和他們的生活。
截至目前,鐵熱克提鄉已有近150家民宿投入運營,創造約500個就業崗位,累計接待游客超30萬人次,同比增長25%。鐵熱克提鄉黨委委員、宣傳委員周姍姍介紹,鄉政府從“規范引導”和“抱團賦能”兩方面推動民宿業健康有序發展,并成立白哈巴民宿協會,為民宿經營者提供常態化交流平臺。
8月31日,遠眺鐵熱克提鄉齊巴爾希力克村,已有不少在建民宿木屋。石榴云/新疆日報 記者宋海波攝
夕陽西下,余暉為鐵熱克提鄉染上一層溫暖金色。正值“丹青墨彩助力鄉村振興”全國名家赴阿勒泰地區采風寫生活動在此開展,新疆畫院畫家徐江峰立于村頭,畫板上木屋錯落、遠山如黛,“這些木屋依地勢而建,高低起伏,極富節奏,是最入畫的題材。它們不僅體現人與自然的和諧,更承載著這片土地團結向上的生活氣息。”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