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建設銀行發布公告稱,在滿足客戶合理還款的需求下,該行將對信用卡設定溢繳款存入、轉出限額,該限額將結合風險情況進行動態調整。業內人士認為,加強對信用卡溢繳款的管理,旨在防范信用卡被用于電信詐騙、賭博、洗錢等非法交易。今年以來,多家銀行從賬戶監測、額度限制等方面,不斷升級信用卡風險防控措施,并引導持卡人合理安排和使用信用卡賬戶資源。
加強溢繳款管理
10月16日,建設銀行相關工作人員向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限制信用卡溢繳款金額主要是為了防范信用卡被用于電信詐騙、賭博、洗錢等非法交易,不會影響客戶的正常用卡權益,建議客戶使用本人賬戶在規定日期內按實際賬單金額或透支金額進行還款。”
記者梳理發現,今年以來,加大信用卡溢繳款管理的銀行不止建設銀行一家。此前,海南農商銀行、齊魯銀行、滄州銀行等多家銀行也均發布公告對溢繳款額度進行限制。
例如,齊魯銀行在公告中表示,該行將在滿足客戶合理還款的需求下,對信用卡賬戶還款、溢繳款存入及支取設定金額上限,同時將持續開展信用卡交易監測,加強信用卡溢繳款存入及轉出、異常境內外消費及取現等交易管理,對信用卡異常交易采取相應管控措施。
對于部分疑似存在風險的信用卡賬戶,海南農商銀行則在公告中表示,將視風險狀況采取加強核查、降低授信額度、止付等管控措施。
記者了解到,所謂溢繳款指信用卡持卡人還入資金金額超出賬戶總欠款金額的款項,或長期留存于信用卡賬戶中的閑置資金。
“比如,信用卡賬單顯示,需還款金額是1000元,但客戶存入1500元,這多出來的500元就是溢繳款。或客戶消費中產生退款,在當期賬單結清后仍留在信用卡賬戶的資金也會成為溢繳款。”上述建設銀行工作人員向記者解釋。
可能成為洗錢工具
銀行為何不讓多存錢呢?業內人士告訴記者,這主要是為了避免信用卡被不法分子利用,成為洗錢團伙資金流轉的工具,致使持卡人卷入電信詐騙、賭博等案件。
“近年來,隨著儲蓄賬戶管控不斷趨嚴,疊加銀行及其工作人員反洗錢意識的提高,不法分子利用儲蓄卡從事洗錢等違法犯罪活動的難度增加,他們便盯上了信用卡賬戶。”某股份行信用卡中心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通常不法分子會以較有吸引力的價格租借或收購消費者閑置的信用卡,或以優惠打折為噱頭,聲稱可低價為持卡人代理還款,從而獲得信用卡使用權。高額度信用卡的持卡人往往是不法分子的重點圍獵對象,不法分子有一系列標準話術去打消持卡人在借卡、售卡時的顧慮。”
“在得到信用卡后,不法分子先將非法所得以還款名義存入目標信用卡,形成溢繳款,再偽裝成商戶辦理供自己使用的POS機,接著以消費的名義,通過POS機刷卡支付的方式,將信用卡中的溢繳款轉給商戶(不法分子偽裝),最終進行提現。這樣就利用信用卡消費結算功能,上演了‘我轉給我’的戲碼,規避了傳統轉賬監管。通常用來轉移電信網絡詐騙資金或接收和轉移境內外網絡賭博資金,將黑錢洗白。”上述股份行信用卡中心工作人員說。
從源頭防范治理
針對上述亂象,多家銀行對信用卡持卡人發出警示。例如,建設銀行在相關公告中提醒,信用卡僅限本人日常消費使用,須保證交易真實、合規和合法。不得將信用卡出租、出借、出售,或以其他方式交由他人使用;不得利用信用卡接受他人名下來源不明資金,或通過虛假交易、溢繳款轉出、取現等方式轉移信用卡賬戶來源不明的資金;不得用于電信網絡詐騙等非法行為。
民生銀行信用卡中心還對是否為持卡人本人還款等事項作出明確要求。該中心表示,將持續加強對信用卡溢繳款、非本人還款的風險管理,并視內外部風險情況動態采取異常提示、限制交易、限制溢繳款存入或非本人還款、調降限額、止付賬戶等措施。
業內人士告訴記者,銀行加強信用卡溢繳款管理,是對信用卡風險防控的進一步升級,同時可引導持卡人合理安排和使用信用卡賬戶資源。
博通咨詢首席分析師王蓬博認為,除及時發布風險提示外,未來,銀行應對涉及信用卡的資金流和信息流加強監控,對異常集中充值、快速刷卡、商戶類別不匹配等行為實時預警。此外,支付機構也需嚴格落實“一機一戶”和商戶實名制,結合交易地理位置、頻次、金額等多維度數據交叉驗證,與銀行建立信息共享機制,對高風險POS終端動態限額或關停,從源頭掐斷資金沉淀與虛假交易的閉環。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