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大項目、好項目,就是一個新的增長點;一批大項目、好項目,就是一個新的增長極。2022年,全市上下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實省委十屆二次、三次全會部署,牢固樹立“項目為王”理念,創新招商方式,開展“項目建設提速年”活動,全年簽約項目390個、落地235個、投產254個,310個省市重點項目完成投資457.7億元、投資完成率達到161.7%,特變電工沽源40萬千瓦光伏+示范、建投風電制氫等23個項目建成投產,項目建設跑出“加速度”。
健全機制推項目。建立健全推動項目建設領導包聯、項目問題協調聯席會議、督導通報、動態管理“四大機制”,全力保障重大項目建設提速增效。嚴格落實市級領導包聯各縣區投資和省重點項目建設工作機制,定期聽取項目建設工作匯報,研究項目存在問題,提出解決方案。市縣兩級及時召開項目問題聯席會和項目調度會,重點對尚義抽水蓄能電站、特種玻璃研發生產加工項目、中國聯通(懷來)大數據創新產業園項目等174項重點建設項目開展適時跟蹤調度,確保項目建設進度。對投資和項目建設工作進行周調度,對項目進展情況進行月分析,月督導,調動各級、各部門抓投資上項目促發展的積極性、主動性。通過舉辦項目集中開工等活動,比質量、比進度、比成效,在全市營造抓投資上項目促發展的濃厚氛圍。建立了2022年續建、計劃新開工、前期和保投產項目清單,對因宏觀調控政策、產業政策變動或業主自身原因等不再實施以及完工項目,進行動態調整,不斷補充新項目,剔除完工或不再實施項目,確保完成全年投資目標任務。
強化保障建項目。各行業主管部門嚴格按照職責清單,切實保障重點項目建設需要。強化資金保障,主動為企業和金融機構牽線搭橋,向金融機構推送我市重點建設項目,引導企業通過發行債券、信貸、上市融資等方式,解決項目融資難題;積極支持項目單位,通過爭取中央預算內投資和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等方式,解決項目融資難題。強化用地保障,對重點項目用地實行跟蹤盯辦制,實行重點項目用地保障清單管理、服務臺賬,市、縣自然資源部門將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向重點建設項目傾斜,優先保障重點項目用地。暢通“綠色通道”保障,為市重點項目頒發“綠色通道”通行記錄卡,確保項目早落地快建設。在市縣兩級政務服務大廳設置重點項目代辦服務窗口,提供“保姆式”服務,對接指導省市重點項目辦理前期手續。
優化環境抓項目。充分發揮各縣(區)區位優勢,著力為重大項目落戶提供一流的發展環境和功能配套。完善正面清單制度,對符合要求的省市重點建設項目,及時推送至生態環境部門,納入環保正面清單管理,保障良好建設環境;指導重點建設項目合理安排施工工序,確保綠色施工,符合環保管理規范。注重資源環境容量,通過去產能等途徑騰挪出的能耗、水耗和污染物排放等資源環境容量指標,優先保障重點項目。切實落實《關于實施約束性資源使用交易權的意見》,運用市場化手段優化資源配置,對鼓勵支持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現代服務業和農產品精深加工等重點項目實行用能、用水指標無償配置。注重優化項目審批服務,全面實施“項目需求清單、政府服務清單”和“項目建設進度清單”管理;推行“虛擬審批、并聯審批、網上審批”,將社會投資產業類、政府投資類、房地產開發類項目從項目立項到施工許可全過程分別控制在80天、90天、120天內完成。(記者 王大慶 通訊員 王海榮)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