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用科技智能化手段及專業管理模式,主城區智慧泊車系統為市民提供更便捷停車服務;崇禮區依托千兆光網建設城市綜合指揮中心,推動后冬奧時代城市精細化管理;沽源縣積極探索“藜麥基地+數字鄉村平臺+電商”“互聯網+認養農業”發展新模式,助力鄉村振興邁上新臺階……去年以來,我市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和省委十屆二次、三次全會精神,在政務治理、民生服務、城市治理、鄉村建設等方面,搭建智慧平臺,拓展智能應用,加快建設“智慧城市”。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智游張家口、智慧停車管理平臺、知行智達泊車A P P、雪亮工程、應急管理綜合應用等11個平臺,從治理向“智”理邁進。
在加快政務治理智慧化上,我市建成政務信息資源交換共享平臺,接入市直部門36個,累計歸集信息資源目錄847個,開通135個數據查詢核驗接口。目前,全市數據交換1.04億條,數據共享1.97億條。建成“幸福張家口”A P P,整合34個單位150余項便民服務事項,134項服務接入“冀時辦”,832個事項實現全流程網上辦理。
在推動民生服務數字化上,建成電子稅務系統,實現稅務領域全流程信息化,網上稅款繳納達86.5%;建成互聯網醫院,接入醫療機構1732家、醫藥機構1759家,每月使用醫保電子憑證結算28萬余人次。
在加快城市治理智能化上,建成全市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臺,建立8大現狀類數據、8大規劃類數據、5大管理類數據聚合的城市國土空間數據資源體系;建設智慧交管系統,全市道路卡口653處、電警556處、道路監控669個,實現燈控路口信號燈智能化配時,提高交通管理水平;建成城市燃氣運行監測預警系統、城市供水調度系統、城市供熱信息監管平臺,實現氣、水、熱等城市基礎信息應急管理自動報警。
在加快推進數字鄉村建設方面,運用農業農村大數據、農村科技信息服務、農業生產數字化改造、智慧農業技術創新、智慧黨建、一體化政務服務、農村智慧應急管理、農村電商、鄉村網絡文化、遠程診室、社會救助等各類信息化手段,極大提升了基層治理現代化水平,有效推動了鄉村振興。(記者 韓潔 通訊員 賈立源)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