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深入推進,以新一代信息技術為引領,三地攜手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數字基礎設施。系列報道《五群鏈動京津冀》,今天來看京津冀從"單打獨斗"到"系統突破",共同織就一張"數據安全網"。
本臺記者 楊晨曦:
這里是雄安新區的城市計算中心,也是我們熟悉的"雄安之眼",在這里搭載了整個雄安新區的政務云和各種信息化基礎設施,是支撐"云上雄安"運轉的"數字心臟"。
看得見的是大屏幕上的數據跳動,看不見的是高速運轉的時空數據鏈條。雄安城市計算中心以邊緣計算、超級計算、云計算設施,為整個數字孿生城市的大數據、區塊鏈、物聯網等提供網絡、計算和存儲服務,悄然構建著"云上雄安"的數字底座。然而,海量數據與復雜系統也帶來了不容忽視的網絡安全挑戰。
雄安云網科技有限公司信息系統部網絡安全維護主管 王孟庚:
雄安城市計算中心承載著新區政務服務民生等相關的非常重要的業務系統,所以我們必須要保證它是一個安全可控的一個環境,為此我們要去做一個完全可控、自主化的一個國產化的平臺。
雄安城市計算中心具備龐大的軟硬件生態體系,已經實現了從芯片、操作系統到服務器、數據庫、應用軟件等全鏈條100%自主化覆蓋。其中,大部分設備來自京津地區。
雄安云網科技有限公司信息系統部網絡安全維護主管 王孟庚:
其中包括來自天津的曙光的服務器產品,海光的高性能處理器,還有麒麟軟件的國產化的操作系統。同時我們也采用了來自北京諸如天融信、奇安信主流安全廠商的安全的產品和解決方案。
本臺記者 楊晨曦:
這里是天融信數字城市安全中心,在我身后的大屏幕上顯示的是雄安新區數字城市的網絡安全態勢,它可以實時為數字城市的網絡安全進行評估、預警和保障,為城市數字化運行保駕護航。
天融信雄安網絡安全技術有限公司副總裁 劉軍:
像這些國貨國用的安全產品,部署在我們超算的邊界提供一些安全的保障;第二個雄安整體的企業和用戶的安全,是用我們的安全軟件來解決的,就是把這些硬件的產品云化,變成軟件;第三項服務就是我們常駐雄安的赤霄實驗室,協助咱們超算中心去做一些安全的評估滲透,把這些漏洞提前挖掘出來,把危險提前預警。
2023年,總部位于北京的天融信圍繞數字城市安全業務等領域持續深化布局,入駐雄安新區中關村科技園。2024年3月,天融信雄安數字城市安全總部正式成立,緊貼數字城市建設需求,助力雄安新區打造高水平現代化城市新標桿。
天融信雄安網絡安全技術有限公司副總裁 劉軍:
我們入駐雄安的時候,更多的感受是現在上下游企業越來越多,比如說我們樓上的眼神科技,對面的中核華輝還有那邊的深圳竹云,都可以組團我們一起去給用戶提供更完整的解決方案。
中關村科技園通過多方共建、活動聯動等舉措,搭建起協同創新的橋梁。園區構建了"研發有平臺、生產有成果、應用有場景"的良性生態,推動"上下樓就是上下游",實現技術提供方與應用場景方的無縫對接。
雄安新區中關村科技園總經理助理 郝小樂:
截至2025年10月,累計引進215家科技型企業,其中北京來源占比達66.51%。天融信等北京來源的企業深度布局雄安,在網絡安全等領域提供專業的服務。此外,多家企業也與北京、天津等高校共建平臺、聯合攻關,推動產學研融合發展。
如今,京津冀三地協同作戰,共同編織雄安新區"數據安全網"。這張網背后,是京津冀新一代信息技術集群"分工不分家"的協同密碼,也是未來網絡安全產業的發展底氣。
河北省工信廳軟件產業處一級調研員 李志軍:
三地聯合制定了《京津冀新一代信息技術應用創新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培育提升三年行動方案(2025-2027)》。
北京瞄準"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目標,打造"信創+安全"雙驅動的產業發展體系。天津圍繞全國先進制造研發基地定位,打造全國最完整的信創產業體系。我們河北面向"產業轉型升級試驗區"建設,打造從關鍵核心軟硬件、算力、算法、數據應用等為一體的產業體系。
目前,京津冀地區構建了具有CPU、操作系統、數據庫、服務器、整機終端到超級計算、網絡安全的全產業鏈條,成為國內新一代信創產業布局最為完整的產業集群。
2024年全年,集群總規模近2.1萬億,占京津冀三地工業總產值比重16.1%,集聚3萬余家企業,上市企業77家,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42家。
本臺記者 楊晨曦:
縱觀京津冀這片熱土,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創新浪潮正從一個個企業的"單打獨斗",匯聚成整個集群的"系統突破"。三地精準定位、優勢互補,共同鍛造了一條從核心技術到行業應用的自主可控產業鏈。一個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新一代信息技術應用創新集群正加速崛起。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