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灣畔筑平安
——滄州渤海新區黃驊市全力打造平安建設新高地
開欄話
東臨渤海,我省擁有海岸線487公里,管轄7200多平方公里海域,有秦皇島、唐山、滄州三個沿海城市。我省以構建高水平對外開放體制機制,推進港口轉型升級,大力發展沿海經濟,打造向海發展、向海圖強的增長極。
為充分展示沿海三市政法系統在深入推進平安建設、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方面取得的突出成績,本報開設“平安情·沿海行”欄目。記者深入一線,挖掘沿海三市的創新做法和經驗,講述政法干警的忠誠履職故事。
于海寧 劉建林
平安是發展的前提,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基礎。近年來,滄州渤海新區黨工委黃驊市委政法委堅持牽頭抓總,多措并舉,攻堅克難,持續做好防風險、保安全、護穩定、促發展各項工作,全力推動平安建設提質增效,不斷為全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人民群眾安居樂業創造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
筑牢多元解紛“主陣地”
精心打造群眾身邊的“解憂驛站”
今年以來,滄州渤海新區黨工委黃驊市委政法委將推進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作為提升矛盾糾紛預防化解和社會治安風險防控能力的“固本強基工程”,堅持“實戰導向、實體運行、實用實效”理念,按照“有牌子、有場所、有力量、有機制、有效果”的“五有”目標,對原黃驊市綜治中心進行改造升級,于6月底建成建筑面積2800余平方米,集矛盾化解、數據分析、風險研判、應急指揮功能于一體的渤海新區黃驊市綜治中心。該中心按照矛盾糾紛化解法治化“路線圖”,科學規劃了引導受理區、多元化解區和指揮調度區,設置7個群眾服務窗口、10個專業性行業性調解室和25個群眾服務熱線話務坐席,積極統籌法院、檢察院、公安、司法行政、信訪等7個部門常駐,自然資源和規劃建設、生態環境、衛健、市場監管、城管等10個部門輪駐,工會、共青團、婦聯等隨駐,進一步凝聚了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合力,全力推動矛盾糾紛“一站式”受理、“一攬子”調處、“全鏈條”解決。
“你好!你們能幫幫我嗎?”8月30日,劉女士滿臉愁容地走進市綜治中心尋求幫助。原來,劉女士與前夫離婚多年,目前在杭州工作生活,兩人育有一個男孩跟隨前夫生活。劉女士來黃驊想看孩子,但孩子父親不讓孩子與劉女士相見。無奈之下,劉女士來到綜治中心,希望能夠得到幫助。在得知劉女士的訴求后,綜治中心立即聯系市婦聯工作人員。市婦聯工作人員在與孩子父親取得聯系后,通過積極溝通、耐心勸導,使其同意讓孩子與劉女士見面,并同住兩天。劉女士連聲道謝,在和孩子團聚后高高興興地返回了杭州。
通過整合解紛資源、會合職能部門、聚合化解力量,綜治中心打破了以往群眾化解矛盾糾紛需要多頭跑、重復跑的問題。在這里,群眾的各類訴求都能夠得到及時受理、快速分流、有效解決。自黃驊市綜治中心實體化運行以來,共推動解決群眾各類訴求296件,最大限度實現群眾矛盾糾紛化解“只進一扇門、最多跑一地”。
當好漁民身邊“和事佬”
積極探索新時代“海上楓橋經驗”
黃驊市下轄的南排河鎮是滄州市唯一一個純漁業鄉鎮。由于漁業生產生活的獨特性,涉海涉漁矛盾糾紛易發多發。鑒于漁區矛盾糾紛的特殊性、化解的復雜性,趙家堡海防派出所深入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在地方黨委、政府的統一領導下,牽頭建立了“和事佬”矛盾糾紛聯合調處機制,在轄區7個村委會分別組建由一名包村干部、一名村干部、一名村民代表、一名駐村民警組成的“和事佬”調解委員會,充分發揮“老鄰居、有威望、最熟悉”的優勢,聯合開展矛盾糾紛調處工作,切實提升矛盾糾紛化解工作的及時性、針對性和實效性。
南排河鎮賈家堡村的漁民張某與荊某是前后鄰居,兩家房屋中間有一塊空地。荊某在空地上堆放了一些雜物,雨后導致張某家積水,難以順利排出。因此,張某上門找荊某理論,雙方各執一詞,互不相讓,兩家人關系緊張。
趙家堡海防派出所民警得知情況后,于今年5月16日聯合該村“和事佬”調解委員會成員,共同開展矛盾調解工作。為充分掌握、核實基本情況,民警攜同調委會成員多次到現場進行走訪,向周圍村民了解情況。經過多次走訪勸導,雙方情緒得到緩和。民警和調委會成員以此為突破口,邀請雙方共同好友一起參與調解。在親朋好友的勸解和民警的釋法明理下,最終雙方握手言和。隨后,雙方當事人將一面印有“服務人民辦實事,行動有力解民憂”的錦旗送到該所民警手中。
依托“和事佬”矛盾糾紛聯合調處機制,今年以來,南排河鎮共成功化解各類矛盾糾紛36起,得到漁區群眾一致稱贊。
提升基層治理“精細度”
全力推動民生萬千事“一網盡攬”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只有始終堅持把服務群眾、造福群眾作為基層治理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用心用情用力解決好基層群眾的身邊事、大小事、煩心事,才能不斷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從根本上筑牢社會和諧穩定的基石。
今年9月,黃驊市驊中街道信譽樓社區網格員在日常排查過程中,第一公館小區一住戶向網格員反映,樓上住戶的油煙機煙道漏油,嚴重影響了其居住環境,多次上門協商未果。獲知此情況后,網格員第一時間走訪兩家,與雙方當事人面對面溝通,了解相關情況,認真細致地做好釋法明理和情緒疏導工作,避免矛盾激化升級,并根據雙方提出的要求,制定了合理的協商解決方案。通過網格員的耐心調解,樓上住戶對自家油煙機進行清洗,更換了油煙管道,并對墻外滴灑的油污進行了處理。最終,這起鄰里糾紛在網格員的不懈努力下成功化解,讓一度緊張的鄰里關系得以修復。
黃驊市堅持把網格化服務管理工作作為基層社會治理的重要抓手,實施“精網微格”工程,全力以“小網格”推動基層“大治理”。一方面,對原有網格層級架構進行了重新調整和細化,將全域劃分為800個網格,構建起“規模適度、全域覆蓋、無縫對接”的網格化治理體系;另一方面,按照“1+1+N”(1名網格長+1名專職網格員+N名微網格員)扁平化模式,吸納村(社區)“兩委”人員、“兩代表一委員”、社區工作者、退休干部、人民調解員等力量,建立了一支共有5718人的專兼職網格員隊伍。網格員們充分發揮人緣、地緣、情緣優勢,在常態化入戶走訪、日常巡查、信息收集中,全面掌握網格內人、事、地、物、情,實現風險隱患“一網撈盡”,大事小情“一格解決”,矛盾糾紛“就地化解”。今年以來,全市網格員共排查矛盾糾紛364件,成功化解358件,為群眾解決各類問題1000余個,真正將網格服務送到群眾的家門口,切實提升了基層社會治理工作的精細化、精準化水平。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