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力是數字經濟時代的基礎資源。我省搶抓"東數西算"戰略機遇,高質量建設算力基礎設施,加速構建全國領先的算力產業生態。《相約數博會》,一起來盤點河北算力"家底"有多厚?

當"東數西算"的號角吹過燕山,河北,正悄然成為全國算力版圖上的"雙核引擎"。
最新發布的《中國綜合算力指數》報告顯示:河北省綜合算力指數連續兩年全國第一,算力分指數更是實現"三連冠"。
這里,35.2EFLOPS的算力正在奔涌,相當于讓3億部手機同步運行;這里,8000億條公共數據匯聚成海,一個支撐數字中國的"超級大腦"加速成型。
毗鄰北京,廊坊這座"數字心臟"正在強勁脈動。中國算力中心服務商十強中,半數在此落子,32座數據中心、超32萬架標準機柜在此扎根。每天,數萬P的智能算力如隱形的神經網絡,為京津的智能制造、智慧物流提供著"秒級"響應。

中國聯通廊坊智·云數據中心總經理 李洪波:
智算中心直連聯通的骨干網,網絡時延可以控制在兩毫秒以內。未來幾年,我們將規劃投資20到30億元,交付125兆瓦智算的數據機房。
如果說廊坊以"近"制勝,那么張家口則憑"綠"爭先。百里壩頭,風車林立,它們轉出的綠電,正在直接驅動著150公里外數據中心的運轉。

聯通(懷來)大數據創新產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仇旭東:
我們是要把整個園區打造成綠色低碳的數字產業園區。未來規劃80%的用電占比將來自張家口的綠色能源,把綠色電力轉化成算力。
作為我國"東數西算"工程京津冀樞紐的核心節點,張家口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突破4000萬千瓦,穩居全國非水可再生能源第一。如今,這里每3度算力用電中,就有1度來自風和光。172萬臺服務器在這片土地上高效運轉,昔日的"塞外山城"正崛起為"中國數壩"。

張家口市懷來縣數據局局長 曹錦斌:
自2016年起,我們開始探索經濟轉型新的經濟增長點。作為全市對接北京的"橋頭堡",發展大數據產業是我們搶占先機、搶占未來發展制高點的必然選擇。
截至2024年,全省數據中心標準機架總量突破130萬架,形成了以張家口、廊坊為雙核心,輻射多節點的算力網絡;累計創建國家綠色數據中心19個,數量全國第二。
綠電賦能,算力生輝。河北,正以堅實的數字底座,澎湃著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