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地產業協同"架梁搭柱",特色產業集群同樣"握指成拳","十四五"期間,河北立足縣域產業基礎,注重分工協作,促進縣域特色產業集群錯位發展、串珠成鏈。
2024年,全省107個重點縣域特色產業集群實現營業收入3.6萬億元,同比增長9.3%,形成了"縣縣有集群"的格局。接下來,讓我們一起去打開這些"寶藏縣城",探尋他們的活力密碼。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記者 楊海靈:
打開一座縣城有很多種方式,在邢臺廣宗,您可以選擇像我一樣來一場騎行。今天騎友們的自行車大部分都是本地制造,小小車輪里蘊藏著產業振興密碼。

騎行愛好者 姜春葉:
?。T行)氛圍非常棒,每天早上有人騎,每天晚上也有很多人夜騎。

騎行愛好者 韓海英:
就是讓人感覺工作之余挺放松的。
近幾年,騎行成為新潮流、新風尚,也帶來了旺盛的騎行產品消費。在中國,每三輛自行車童車就有一輛產自這里。80多個國家和地區都用上了廣宗制造。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記者 楊海靈:
一輛自行車有多少個配件?答案是150多個。小到螺絲螺母,大到車架輪轂,這樣的配件在本地都能配齊,30分鐘之內就能完成一輛成車的組裝。

邢臺市廣宗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常務副主任 吉勇潭:
通過逐個零部件分析,我們最終形成自行車產業圖譜。通過產業圖譜的梳理,彌補我們本地的短板。
一張自行車產業鏈全景圖譜,繪出一個產業集群。現在,廣宗縣已擁有300多家自行車整車企業,2600多家配套企業,2024年集群營業收入209.3億元,同比增長14.6%。此外,當地還探索用賽事活力激發產業動能。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記者 楊海靈:
這是絲網(防割手套),這是絲網(燒烤架),這是絲網(工藝品),這是(濾芯),這也是絲網(紗窗)。從航空航天到石油化工,從交通水利到家庭廚房,各行各業都離不開它。
在安平,大大小小的絲網生產企業16000多家,其中編織類占全國的80%以上。去年,安平絲網產值突破千億元。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記者 楊海靈:
走進絲網的生產車間,就能夠理解什么叫做千絲萬縷。您可能想象不到,這每一根絲線的直徑是0.025毫米。而在這整個大的卷軸上,一個切面整齊排列著1萬根這樣的絲線,經緯交織就形成了一張張成品的絲網。

衡水市安平縣賽航絲網制造總經理 王賽:
這個是手機里邊用的,用于手機散熱。手機是要求越來越薄,對散熱的需求是越來越大。十年前我們只做到100目、200目,通過十年不斷研發創新,然后現在我們做到了是400目,也就是說一英寸(2.54厘米)里邊有400個網孔。
向新而行,串珠成鏈。"十四五"期間,河北依托縣域特色產業集群,不斷發展壯大縣域經濟,帶動當地群眾就業增收,為河北高質量發展注入澎拜動力。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