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廣播電視臺冀時客戶端
冀時客戶端報道 今晚(10月6日),第二十屆中國吳橋國際雜技藝術節國際雜技盛典,將在河北省藝術中心大劇場精彩上演。現場有哪些看點?來看記者在聯排現場的探班。
晚上8點,省藝術中心劇場內燈火通明:來自俄羅斯的演員們正反復調試跳板的高度;滄州雜技團的演員們在專注練習著中幡的拋接;現場道具團隊也在進行最后的安全檢查……舞臺上的每個細節,都在被精心打磨。

俄羅斯《女子大跳板》演員
我們帶來的是《女子大跳板》,我們設計了直體后空翻轉體1800°、直體后空翻三周等高難度的翻騰動作,中國觀眾對雜技很懂行,我們要呈現最完美的狀態。

本臺記者 范曉芳:
在我手中就是這次國際雜技盛典的節目單,來自中國、俄羅斯、朝鮮等不同國家和地區的演員們,將為大家帶來10多個各具特色的雜技節目。而值得注意的是,在剛剛閉幕的雜技節中斬獲金獅獎的三個節目,《祥獅躍九州》《煥舞華蓉頂碗》以及《空中飛人》全部都在其中。

河北省雜技團演員 《祥獅躍九州》節目指導老師 杜京儒:
非常激動能夠在雜技盛典中再次展演咱們的《祥獅躍九州》。
(我看是以舞獅的方式呈現?)
對,我們是從傳統舞獅的基礎上又大膽創新,增加了一些首創的獅子倒夾桿,獅頭上的翻跟頭,還有這個5對獅子走球, 是要求演員的極致配合和默契。
記者發現《祥獅躍九州》團隊中,年齡最大的演員53歲,最小的才9歲。為了本屆中國吳橋國際雜技藝術節,他們已經封閉訓練半年左右。

《祥獅躍九州》演員 李尚澤:
我是小獅子,在他們頭上翻跟頭。每天練習,每個動作重復上千上百次。

《祥獅躍九州》演員 張世沖:
反復練才能掌握這個精準度。(那是不是也挺累的啊?)累是肯定累,但是一想到在我們國際舞臺上把中國雜技表演給全世界各地(的觀眾),就有使不完的勁。

本臺記者 范曉芳:
我們常說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精彩的演出不僅凝聚在舞臺中央的分秒之間,還蘊含在側幕之后的每時每刻。那我們現在就來到了演員的候場區,上臺之前他們都在忙什么呢?
整理妝容、活動拉伸、收拾道具、盯對流程……候場區內,演員們緊張有序地準備著。一個反復校準的動作,一次深呼吸的調整,都為在舞臺呈現那最完美的瞬間。

智利手技藝術家 克里斯 安格羅:
我帶來的是《男子單人手技》,我從事這個表演項目已經有十多年了,這次很開心能夠來到這個劇場,期待能夠給河北、乃至更多中國的觀眾帶來驚喜。

四川省遂寧市雜技團演員 吉克金沙:
我們帶來的是頂碗,不僅展示雜技的"險"和"難"還呈現它的"雅"和"靜",讓世界看到中國雜技多樣的美。
據了解,第二十屆中國吳橋國際雜技藝術節國際雜技盛典將于10月6日至8日在河北省藝術中心連演四場。

第二十屆中國吳橋國際雜技藝術節國際雜技盛典總導演 李西寧:
這次我們盛典演出最大特點是把我們在吳橋回家過后的20屆藝術節的輝煌成果展示。這邊我們也做了一個開場秀,200多演員跳同樣一個舞蹈,那種國際范兒,大團結、大派對。結束時候,我們突然像變魔術一樣,把我們"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那個旗子就拉出來,總體來講是展示我們"世界雜技在中國,中國雜技在河北"。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