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大規模 提升品質 培育品牌
我市推動特色種植產業全鏈條升級
秋分時節,內丘縣崗底村的蘋果樹枝頭結滿了紅彤彤的果子。“這批蘋果屬于富士中熟品種,現在摘下來正趕上過中秋。”河北富崗飲品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馬光耀介紹,除了賣鮮果,他們推出的蘋果脆片、蘋果汁、蘋果醋等深加工產品也備受消費者青睞,“身價”提高了四五倍。
為進一步推動特色種植產業全鏈條升級,我市出臺特色種植產業提升行動方案,以優基地、延鏈條、強主體、亮品牌為重點,著力補齊短板弱項。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局長邱海飚介紹,今年,通過設施改造、標準化建設、推動產業融合等措施,全市蔬菜面積穩定在80萬畝以上,產量超過310萬噸,新建改造設施1萬畝;中藥材面積穩定在35萬畝以上,產量超過9萬噸;水果種植面積穩定在53萬畝,產量超過108萬噸。
9月20日,在“河北凈菜”生產示范基地——臨西縣修華蔬菜專業合作社的蔬菜大棚內,工作人員忙著采摘成熟的黃瓜和番茄,進行裝箱。這類蔬菜主要供應北京市凈菜市場。去年,修華蔬菜專業合作社成功入選“河北凈菜”生產示范基地,通過綠色食品認證。按照“基地環境整潔、生產過程規范、產品質量可靠、產后加工完善”標準,目前,我市已培育7家“河北凈菜”生產示范基地,帶動全市蔬菜品質提升。
作為全國重要的中藥材生產基地,我市以酸棗仁、金銀花等大宗道地藥材為重點,著力打造“一區一帶”優勢區域布局,加強產地倉儲、加工基地建設。同時,發揮產地加工最大效能,提高產地加工率,積極推進產銷對接,提升市場認可度,增強“邢藥”品牌影響力。
今年,我市在標準化生產的基礎上,著力推動梨、蘋果、葡萄等產業集群化發展,力爭打造威縣梨、內丘蘋果等優質示范基地5個,培樹發展新樣板,實現融合發展。同時,突破傳統鮮銷限制,發展精深加工,延伸產業鏈條,開發果干、果汁、果酒等系列產品,打通線上線下渠道,結合“農旅融合”等拓寬銷路,助農增收。
此外,依托得天獨厚的農業條件,我市以“區域公用品牌+企業品牌”創建為抓手,大力實施農業品牌戰略,推進公用品牌、企業品牌和產品品牌協同發展,加快培育優勢特色農業,產品涵蓋糧油、蔬菜、中藥材、果品、畜禽等農業主導產業。目前,全市擁有省級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19個、領軍企業品牌13個、涉農馳名商標13個、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18個。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