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宿間擷取鄉愁”鄉村民宿生活場景
感受人間煙火 樂享詩意棲居
——體驗“壯美太行”八大場景(五)
9月10日,無人機拍攝的邢臺市信都區英談村半山云舍民宿。河北日報記者趙永輝攝
暑氣消退,秋意初染。9月8日,邯鄲涉縣大洼村中心的石拱橋北邊,河南游客張福生輕輕推開“里山溝”民宿的木格窗。遠處,層層疊疊的太行梯田宛如畫卷。山脊褶皺處,一株株花椒樹挺立著,仿佛大地詩行里的一個個標點。
“里山溝”民宿負責人張培培笑著為他斟上一杯酸棗茶。2018年,這個“90后”姑娘放棄縣城里的工作回鄉創業,將父輩經營的農家樂打造成省級特色精品民宿。
此刻,窗外傳來村民晾曬花椒的窸窣聲,空氣中混合著柴火飯的香氣和山野的清新。張福生深吸一口氣,突然感受到了鄉愁的滋味——那是一種既遙遠又親近的溫暖,藏在石縫間,飄在炊煙里,落在游子心頭。
這般浸潤鄉愁的民宿體驗,在我省太行山區處處可得。
第九屆河北省旅游產業發展大會精心打造“在山宿間擷取鄉愁”鄉村民宿生活場景,整合太行山集中連片保護利用的傳統村落、特色民居,營造春賞花宿、夏避暑居、秋收山院、冬暖石屋四季沉浸鄉居體驗空間,合力塑造“太行院子”品牌IP。
從涉縣大洼村的石頭城堡,到邢臺英談村的石寨風情;從井陘傳統古村落的建筑美學,到保定小院的人間煙火;從長城人家的邊塞豪情,到蔚縣古堡的滄桑韻味,一場關于鄉愁的時空對話在綠水青山間悠悠回蕩。
9月10日,無人機拍攝的邢臺市信都區英談村半山云舍民宿。河北日報記者 趙永輝攝
聽,這里有古韻與新聲的共鳴。
邢臺市信都區的英談村,太行古石寨的蒼勁與民俗風情的靈動碰撞交融,勾勒出別具一格的風情畫卷。白天,游客可漫步古石建筑群,觸摸千年石藝的精妙,亦可探尋紅色舊址,重溫抗戰歲月的崢嶸。夜幕降臨后,沉浸式演藝輪番上演,為游客打造了如夢似幻的夜游體驗。
村里的半山云舍精品民宿由舊石屋改造而成,一院一景,古樸清新。對于渴望遠離都市喧囂的游客來說,這里是放空自己的理想之地。夜晚,游客推窗即可欣賞滿天星斗,感受民宿與古村落融合帶來的獨特韻味。
沿井陘太行天路蜿蜒穿行,一個個傳統古村落在青山起伏中若隱若現。這條路,猶如一條飄動的絲帶,串起沿線27個傳統古村落。呂家村就在這條飄動的絲帶上,它曾被列入第一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進村,沿青石路拾級而上,以山石打造的精品民宿、觀山餐廳和咖啡館依山而建,錯落有致,樸拙而自然。
在“她的院兒”民宿里,游客張亮與家人分享所見所聞:“在古村巷陌暢游,仿佛來到了‘桃花源’,別有一番滋味。”白瑩瑩是這家名宿的經營者。她告訴記者,基本每個周末和節假日,民宿客房都會訂滿,不少游客都是回頭客。他們就是想找個清靜的地方,發發呆,在古村落青石灰瓦中邂逅鄉愁。
9月10日,游客在邢臺市信都區英談村半山云舍民宿游覽。河北日報記者 趙永輝攝
看,這里有傳承與創新的匠心。
從草原逐風到古堡納涼,再到露營賞月,張家口的精品民宿風情萬種。張家口市聯合北京市延慶區、門頭溝區、密云區、昌平區、懷柔區,共同打造“長城人家”精品民宿品牌。長城文化、草原風情、古堡遺跡與非遺傳習,被巧妙融入民宿的設計、體驗與運營中,形成了獨特的地域標識。
在蔚縣暖泉鎮,池魚·故淵民宿的每個角落都透著設計者的用心。
暖泉鎮是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全國鄉村旅游重點鎮。池魚·故淵民宿所在的北官堡村,更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打樹花”的發源地。這處明代古宅原名為“劉家大院”,歷經數代,承載著歷史的滄桑與文化的底蘊。
走進古宅,時光仿佛放慢了腳步。三進院落的格局,最大程度保留了原有老房子及院落圍合的古樸風貌。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住宿體驗,讓人更貼近生活的本源,感受心靈的寧靜與放松。
宋家莊鎮邢家莊村,是蔚縣歷史上八百莊堡中農耕歷史較長、成村建堡較早的一個古村堡,古堡墻、古門樓、古民居、古寺廟等大量古建保存較好。京西無憂小鎮就位于該村,是張家口市規模最大的單體民宿群落。
進入小鎮,隨處可見的四合院與古堡相映成趣,訴說著這片土地的歷史故事。小鎮以國風為主要風格,融入獨特的國潮文化,原創IP形象“無憂娃娃”處處吸睛。45套獨立院落幽靜私密,部分房間還設有特色炕房,滿足多元旅居需求。
走,赴一場療愈心靈的約會。
在保定市競秀區,隱藏著一個三面環水的古村落——大激店村。
青磚黛瓦的房屋,蜿蜒的河流,讓這個古村處處散發著淳樸的鄉土氣息。村里的晴耕雨讀民宿群里,20余套民宿小院,每套都有自己獨特的名字和故事,訴說著大激店人的生活理想。
住在大激店村,感受不一樣的生活體驗。清晨,在鳥兒的鳴叫中醒來,可漫步古街,體會古村歷史文化的厚重,也可坐在河畔,靜看河水流淌,讓身心徹底放松。
如今,散落在保定各地的民宿,有一個共同的名字“保定小院”。2023年,“保定小院”項目啟動,以京津冀協同養老為切入點,瞄準京津客群長租市場,打造了一批集生態休閑、康養度假、產業融合于一體的沉浸式院落租賃產品,一個個獨具特色的社群樂居小院、鄉村康養小院、專家棲居小院、衛星辦公小院,陸續亮相青山綠水間。
站在民宿小院里眺望星空,或是倚在古堡墻邊聆聽風聲,你會發現,那些關于故鄉的記憶并未走遠。一處處承載著鄉愁的“太行院子”,正以最樸素的方式告訴人們:故鄉未必在遠方,它也可以是此時此刻身心的安寧與回歸。
此心安處,便是吾鄉。(河北日報記者 李巍)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