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河北雄安新區管理委員會消息,近日,雄安新區安新縣自然資源局、雄縣林業綜合服務中心鳥類監測工作人員開展鳥類調查工作,在白洋淀發現4種鳥類新紀錄。至此,白洋淀野生鳥類增加至258種,較雄安新區設立前增加了52種,其中,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鳥類12種,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鳥類46種,國家“三有”保護和其他級別鳥類200種。
圖為在白洋淀拍攝的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小鴉鵑。雄安新區宣傳網信局供圖
新增的4種鳥類分別是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小鴉鵑,國家“三有”保護動物紅嘴巨燕鷗、短嘴豆雁和尖尾濱鷸。野生鳥類是環境質量的“生態試紙”,其種群數量和種類豐富程度能客觀反映出生態環境變化情況。白洋淀發現新增鳥種,是雄安新區生態環境改善的最有力證明。
圖為在白洋淀拍攝的紅嘴巨燕鷗。雄安新區宣傳網信局供圖
圖為在白洋淀拍攝的短嘴豆雁。雄安新區宣傳網信局供圖
今年以來,雄安新區各級野生鳥類主管部門積極推進鳥類保護工作。雄安新區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大力開展鳥類棲息地建設和保護工作,積極完善制度辦法,開展科學研究,為新區鳥類資源的保護打下良好基礎。安新縣以觀鳥愛鳥協會、志愿者和鳥類攝影專家為主體,邀請河北省林業勘察設計院、河北大學鳥類監測專家和石家莊、保定、秦皇島等地鳥類攝影專家到白洋淀聯合開展“觀鳥護鳥淀中行”鳥類專項巡查監測行動,組織專業技術力量,調動廣大愛鳥志愿者、群眾的積極性,開展愛鳥監測宣傳工作。雄縣持續抓好鳥類棲息地建設和野生鳥類巡查監測工作,采取“政府+民間協會+志愿者”的管理模式,推動形成全社會共同參與愛鳥護鳥的濃厚氛圍。
圖為在白洋淀拍攝的尖尾濱鷸。雄安新區宣傳網信局供圖
(來源:中國新聞網 | 作者 崔濤)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