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興胡同、龍潭路、天安門廣場、鐘鼓樓、什剎海、三里河……經北京市政府批準,首都功能核心區傳統地名保護名錄新增500多處傳統地名,包括513處街巷胡同名稱和46處片狀地名。
這是記者從北京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委員會辦公室獲悉的。在首都功能核心區傳統地名保護名錄2022年公布的名單基礎上,北京目前已有1157處傳統地名納入保護名錄,包括1111處街巷胡同名稱、46處片狀地名。

2022年7月19日,從北京鼓樓二層俯瞰北京中軸線的風景。新華社記者羅鑫 攝
據介紹,這次列入保護名錄的街巷胡同,空間分布廣泛、地名類型豐富多樣,充分體現了北京的文化特點。其中包括不少北京中軸線與長安街沿線的傳統地名,比如地安門東大街、地安門西大街、鐘庫胡同、鐘聲胡同、成方街、北京站街等;并且大部分列入保護名錄的片狀地名位于北京中軸線上或沿北京中軸線對稱分布,比如永定門、前門、天安門、地安門、鐘鼓樓、左安門、右安門、廣安門、廣渠門等。
入選保護名錄的街巷胡同名稱、片狀地名充分體現了尊重歷史、兼顧古今的特點,地名出現年代包括了元代、明代、清代、民國,直至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新中國成立后命名的地名比例大增。
北京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委員會辦公室相關負責人表示,首都功能核心區傳統地名保護名錄的陸續公布,表明北京歷史文化名城的保護日益走向深入。為繼續完善傳統地名保護,實現傳統地名動態評估和名錄有序調整,按照《北京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條例》規定,今后任何單位和個人可以向所在地的區政府申報、推薦保護對象,按規定流程進行批準、公布。
(來源:新華社 | 記者 羅鑫)
編輯:劉穎莉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