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自然-醫學》5月15日發表的一項研究,一名男性身上一個新識別出的RELN基因罕見遺傳變異(編碼信號蛋白reelin),與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性阿爾茨海默病(ADAD)超過20年的復原力有關。這是此類復原力的第二例報告,凸顯出一個新的分子通路,或可作為治療目標,以潛在增加所有形式阿爾茨海默病的復原力。
ADAD是一種罕見的遺傳形式阿爾茨海默病,最常見的原因是PSEN1基因(編碼跨膜轉運蛋白早老素1)的一個特定突變所致。其特點為早發認知損傷,如年齡較輕(通常在40歲至50歲)時就出現記憶力衰退。此前報告的一個案例描述一名ADAD女性有一個罕見的突變,稱為“Christchurch”,在編碼載脂蛋白E(APOE)的基因上,她在預計發病年齡后保持認知無障礙近30年,盡管在大腦中顯示出阿爾茨海默病的跡象。
在這項研究中,德國漢堡-埃彭多夫大學醫學中心的Francisco Lopera、Yakeel T. Quiroz、Joseph F. Arboleda-Velasquez、Diego Sepulveda-Falla和同事,分析了哥倫比亞1200名攜帶PSEN1變異、有ADAD傾向者的臨床和遺傳數據。他們發現一名男性盡管攜帶早發ADAD的PSEN1變異,但直到67歲仍保持認知完整。
研究人員將這名男子與此前報告ADAD延遲的女性進行了比較,發現兩人大腦中都出現了廣泛且大量的淀粉樣蛋白病理,這是阿爾茨海默病的病理特點。但是tau蛋白(大腦中一種微管穩定蛋白)在內嗅皮質的積聚有限,這一腦區典型地受到阿爾茨海默病早期臨床階段的影響。
作者進行了遺傳測序,發現第二名患者有一種不同類型的變異:一種罕見的RELN新變異(H3447R,名為COLBOS)。他們認為,這一變異導致一個RELN配體(一種結合分子)或可更有效限制tau蛋白積聚,但還需要進一步研究。這種變異參與保護這些人的APOE和reelin蛋白,其功能作為一般細胞受體的配體發揮作用,研究人員認為這可能意味著耐受阿爾茨海默病的共同機制。
他們總結說,新發現凸顯了一個此前未知的分子通路,可能賦予阿爾茨海默病風險升高的人對認知障礙的復原力。(中國科學報)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