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公眾對即將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二次審議的無障礙環境建設法草案普遍關注,這也是我國首次就無障礙環境建設制定專門性法律。
2022年10月無障礙環境建設法草案初次審議后,在中國人大網公開征求意見,共收到534人提出的1040條意見。提請本次常委會會議審議的草案二次審議稿,認真研究了社會公眾提出的意見建議,并有針對性地作了修改完善。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發言人 臧鐵偉:比如說在無障礙環境建設方面,規定新建、改建、擴建的公共建筑、公共場所、交通運輸設施以及居住區的公共服務設施,應當按照相關標準配套建設無障礙設施。在無障礙社會服務方面,規定行政服務機構、公共服務場所應當根據殘疾人的無障礙需求,為其使用相關信息化服務給予指導和幫助;涉及醫療健康、社會保障、金融服務、生活繳費等服務事項的,應當保留現場人工辦理等傳統的服務方式。
發言人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老年人是具有無障礙環境需求的重點群體,無障礙環境建設法草案十分重視對老年人的保障,并作了有針對性的規定。
一是在立法目的中突出對老年人的保護,進一步明確立法目的是保障殘疾人、老年人等群體平等、充分、便捷地參與和融入社會生活,促進社會全體人員共享經濟社會發展成果。二是重視老年人組織和老年人的參與,規定國家鼓勵工程建設單位在建設項目的規劃、設計和竣工驗收等環節,邀請殘疾人聯合會、老齡協會等組織以及殘疾人、老年人代表,參加意見征詢和體驗試用等活動。三是殘疾人、老年人家庭進行無障礙設施改造的,政府對符合條件的家庭可以給予適當補貼。四是規定無障礙停車位優先供肢體殘疾人使用,行動不便的老年人、孕婦、嬰幼兒等駕駛或者乘坐的機動車也可以使用。五是強調與殘疾人、老年人等相關的服務機構應當配備無障礙設備,在生活照料、康復護理等方面提供無障礙服務。
編輯:劉穎莉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