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4月16日9時36分
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
使用長征四號乙運載火箭
成功將風云三號07星發射升空

該衛星主要為
氣象預報預測、防災減災、
氣候變化應對和生態文明建設等領域
提供更優質服務
我國首顆降水星上崗
全球降水星家族首添“中國造”
每個型號系列衛星在發射之前
按照01、02、03等數字編號
發射成功之后
確定編號按字母A、B、C等執行
因此,風云三號07星也就是風云三號G星

風云三號G星是繼美國、日本聯合發射
專用降水測量衛星之后
國際上第三顆發射的主動降水測量衛星
全球降水星家族首添“中國造”
自此,我國成為全球唯一同時業務運行
晨昏、上午、下午和傾斜
4條近地軌道氣象衛星的國家

降水是地球能量和水循環的重要過程
是天氣預報的重要要素
國際社會高度關注
從2006年起
中國氣象局對標國際前沿
堅持科技自立自強
逐步推進降水星的立項研制和科技攻關
該衛星作為世界氣象組織框架下
全球降水探測的重要組成部分
可顯著增強全球氣候變化背景下
災害性天氣系統云和降水監測、
預報及氣象防災減災救災能力

風云三號G星搭載了
我國首套“空中雨量計”——
星載Ku、Ka雙頻降水測量雷達
具備自上而下獲取三維結構信息的能力
就如同對大氣降水進行CT掃描
可獲取更精細的降水三維結構信息
我國首顆對降水進行主動測量的衛星
風云三號G星
也被氣象部門稱為“降水星”
它是我國首顆對降水進行主動測量的衛星
通過星地雷達融合應用可實現
全球三維大氣、云和降水結構探測
將應用于臺風、暴雨
和其他極端災害性天氣監測預報與氣候研究
同時,在生態環境、能源、農業、
健康等領域發揮作用
風云三號G星配置了
降水測量雷達、微波成像儀、
中分辨率光譜成像儀、
全球導航衛星掩星探測儀等
4臺業務載荷
其主載荷降水測量雷達是國內首次研制
整星采用主動降水測量與被動微波、
光學成像遙感相結合的方案
并通過中繼技術開展業務數傳
實現全球中低緯度地區
云和降水參數的高精度遙感探測
技術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其地面系統可為業務應用
提供數算一體的數據和IT資源支撐平臺
以實現業務數據全流程質量監視

風云三號G星就像一只
高靈敏、高精度的千里眼
獲取臺風內部溫濕結構、臺風強度、
臺風影響區雨強等相關關鍵信息
預測臺風未來發展情況
對臺風暴雨“精確把脈”
未來6個月,風云三號G星將按照
“邊測試、邊應用、邊服務”思路
開展在軌測試
以充分驗證衛星平臺、載荷、
星地一體化指標
并全力應對主汛期暴雨、臺風等氣象災害
風云氣象衛星
向世界貢獻中國力量
目前,我國共有8顆風云氣象衛星
在軌業務運行
正持續為全球126個國家和地區
提供數據產品和服務
在后續的業務運行中
風云三號G星將與風云三號晨昏星、
上午星、下午星
功能互補、相互配合
組網形成完整的
低軌氣象衛星業務綜合觀測能力
將預報精度提高3%左右
將預報時效延長24小時左右
將氣象災害監測時效提高近1倍
有效監測衛星壽命周期內
發生在海上的臺風內部云、雨的發展過程
為臺風、暴雨、暴雪等災害性降水
提供高精度觀測資料
進一步提高全球數值天氣預報效能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