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獲悉,北京協和醫院罕見病聯合門診于4月10日正式開診。該門診旨在為罕見病患者提供更高效、更便捷的“組團式”診療服務,幫助那些診斷不明確、治療有困難、涉及多學科的罕見病患者。
據介紹,開診首日,來自心內科、腎內科、消化內科、血液內科、兒科、神經科的6位專家坐診醫院門診樓的3個相鄰診室,為29名罕見病患者提供了診療服務。與罕見病多學科會診不同之處在于,聯合門診是由多位專家為多位患者服務,進一步優化了患者就醫流程,充分利用了專家資源。
北京協和醫院相關負責人表示,醫院腎內科罕見病聯合門診在當天的一個門診單元中,就有2位患者轉診神經科、2位轉診心內科、1位轉診骨科、1位轉診內分泌科。而轉診到神經科和心內科的患者,當日就可完成“一站式”診治,大大縮短了就診時間。
圖為北京協和醫院罕見病聯合門診的診室內,腎內科主任陳麗萌正在問診。(北京協和醫院供圖)
罕見病是指發病率極低或不常見的疾病,這些疾病涉及各個器官和系統。目前已知的罕見病超過7000種,其中大部分為遺傳性疾病。罕見病在我國,罕見卻不少見。數據顯示,我國罕見病患者超2000萬人,每年新增患者超20萬人。
由于癥狀不具特異性、患者數量較少等原因,罕見病的診療具有一定的難度和挑戰性,需要依賴先進的技術和跨學科的合作。“以病人為中心”的學科群診療新模式,是北京協和醫院罕見病團隊的一個重要探索。除了提供高效便捷的診療服務,醫生們還希望能夠通過臨床研究解決目前尚未解決的罕見病問題。
據悉,2019年,國家衛生健康委遴選324家醫院組建全國罕見病診療協作網,建立雙向轉診、遠程會診機制。北京協和醫院作為全國罕見病診療協作網的國家級牽頭醫院,建立國家罕見病多學科診療平臺,“一站式救治方案”讓患者平均確診時間從以往的4年縮短到不到4周。隨后,各級醫療機構陸續響應國家衛生健康委要求,通過中國罕見病診療服務信息系統進行罕見病病例診療信息登記。
“深入開展疑難罕見病研究,是推動醫學科技創新的重要舉措,也是增進罕見病患者健康福祉的必然要求。”北京協和醫院院長、中國罕見病聯盟副理事長張抒揚說。(經濟參考網記者 鄧婕 )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