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12日,一名顧客在美國紐約市布魯克林區一個雜貨店進行采購。 (新華社發)
近日,美國政府宣布擴大對鋼鐵和鋁進口征收50%關稅的范圍,將數百種衍生產品納入加征關稅清單。美國商務部在當天晚間發布的《聯邦公報》表示,工業與安全局已將407個產品編碼加入《美國協調關稅表》,這些產品將因所含鋼鐵和鋁成分而被加征額外關稅。《聯邦公報》稱,這些產品中非鋼鐵和鋁的部分,將適用美國對特定國家商品所征收的關稅稅率。擴大的關稅清單已于8月18日正式生效。截至目前,美實際關稅稅率已達1930年《斯穆特—霍利關稅法》以來最高水平,構成對國際經濟的重大負面沖擊。
關稅武器化是把雙刃劍,它雖能帶來短期政治經濟收益,卻往往伴隨著長期戰略損耗。縱觀美國對外貿易史,歷次關稅戰效果均適得其反。自美國聯邦體制確立以來,共有5位總統在3個經濟衰退周期中動用過關稅工具對外加征高額關稅,但這些政策實驗形成的經濟創傷至今仍在全球貿易體系中留有疤痕。現在全球化產業鏈復雜程度已遠超歷史上任何時期,濫用關稅工具帶來系統性風險的破壞效能正以幾何級數增長。
如今,美國正企圖再次通過關稅手段構建逆全球化經貿規則,將自身制度成本轉嫁給全球貿易伙伴,其貿易保護主義做法早已超越正常經貿政策范疇,正演變為維系其全球經濟壟斷體系的戰略工具。
美國對貿易伙伴濫施關稅手段被其定義為“對等關稅”原則,但本質上是基于自利的保護主義規則,以“美國優先”為導向,通過單邊行政命令強制向全球貿易伙伴推行其關稅政策,企圖完全繞開多邊協商機制,構建超越世貿組織(WTO)框架的一套新貿易規則體系。這以美國國內法替代國際經貿規則,直接沖擊了WTO“最惠國待遇”這一基石,使發展中國家本該獲得的特殊與差別待遇條款完全失效。
美國政府所謂“公平貿易”本質上是為了維系經濟壟斷地位的托辭,實際上是通過單邊強制手段將美國內生經濟矛盾系統性地轉嫁給全球貿易伙伴,其“對等”外衣掩蓋的是維護“不對等”優勢的真實企圖。通過構建非對稱關稅體系,不僅扭曲了全球產業鏈供應鏈,更將貿易伙伴合理經貿收益逆向轉化為美國政府的壟斷紅利。
而且,從全球價值鏈重構視角審視美國當前對外貿易政策可以看出,其基于經濟民族主義的政策設計產生了雙重悖論:第一,美國對外征收的巨額關稅中,絕大部分成本通過產業鏈傳導最終將由美國企業承擔;第二,部分美國跨國企業雖然實施了重構全球供應鏈策略,但產能轉移仍主要集聚于東盟區域,并形成了對原有供應鏈的次級依賴。實際上,其構建的所謂“對等關稅”體系誘發產業鏈逐級衰減效應,正在侵蝕美國制造業根基。除此之外,美國在現實層面將遭受多重反噬效應,包括消費者持續承受物價上漲壓力、跨國企業被迫低效率全球布局等。
歷史經驗一再證明,濫施關稅手段不僅不能縮減貿易逆差或保護產業,還會造成全球經濟治理體系結構性失衡。當美國揮舞關稅大棒、頻頻打擊全球貿易伙伴甚至傳統盟友之際,國際貿易格局也隨之發生深刻轉變。當前美國采取的關稅戰策略非但不能使其重現上世紀的經濟輝煌,反而可能加速催化其全球經貿主導地位的削弱。
(作者王 立 系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美洲大洋洲研究所研究員 來源:經濟日報)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