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5月4日電 阿拉伯聯合酋長國迪拜政府官員表示,今年底將動工建造全球首座由3D打印完成主體結構的清真寺。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3日援引項目負責人阿里·穆罕默德·阿爾哈揚·蘇韋迪的話報道,工程預計在2025年第一季度完成。清真寺將由混凝土制成,共兩層,面積約2000平方米。
“我們之所以選擇3D打印清真寺,是因為這是一項新技術,比起傳統建筑方法或能節省工期和資源。”蘇韋迪說。
使用3D打印技術建造建筑物需要大型設備。這些設備可根據預先輸入的設計程序,從噴嘴中“擠”出建筑材料,像打印機那樣一層層“打”出建筑結構。當前,建筑業使用的3D打印材料大多是混凝土,也可以使用粘土等其他材料。
迪拜正努力成為“世界3D打印之都”。當地政府2018年推出“3D打印戰略”,計劃到2030年時有25%的新建筑由3D打印而成。政府估算,采用3D打印可以減少50%至70%的建筑成本以及50%至80%的勞動力成本,還可以減少至多六成建筑垃圾。
這是2016年5月25日在阿拉伯聯合酋長國迪拜拍攝的全球首座3D打印辦公室。新華社發(田維攝)
迪拜2019年建成了當時全球最大3D打印建筑——迪拜政府辦公樓。該建筑為兩層結構,高9.5米,項目面積640平方米。另外,迪拜還擁有全球首個3D打印辦公室和3D打印無人機實驗室。
荷蘭艾恩德霍芬理工大學建成環境系主任特奧·薩萊說,未來幾十年,大量建筑工作需在缺乏熟練工人和能源轉型的大背景下完成。將數字化引入設計和建造流程將節省時間,“能夠降低施工成本和失敗成本,解決建筑工人短缺的問題”。(新華社記者 荊晶)
來源:新華社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