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交通事故,涉及保險賠償問題,在沽源縣人民法院法官主動延伸司法服務下,縮小三方訴求差距,促成和解,突破地域壁壘,有效降低了群眾維權成本。
2023年7月,承德籍駕駛員蔡某駕駛重型半掛牽引車途經沽源縣時,因雨天路滑發生車輛側翻事故,造成駕駛人受傷。經查,涉案車輛在內蒙古某保險公司投保了司機責任險,但事故發生后保險理賠程序遲遲未啟動。為保障傷者及時救治,雇主張某先行墊付醫療費用3萬余元。
今年2月,蔡某將某保險公司訴至沽源縣人民法院,張某作為第三人參加訴訟。面對這起涉及三省區的復雜案件,承辦法官張靜主動延伸司法服務。在充分研判案情后,考慮到當事人往返奔波成本高昂的實際困難,張靜決定依托智慧法院平臺開展線上調解,多次組織三方進行“云端對話”,打破時空限制,讓身處不同省市的當事人“零距離”參與糾紛化解。調解過程中,張靜以專業素養釋法明理,用人文關懷消弭對立情緒,逐步縮小三方訴求差距。歷經多輪線上磋商,最終促成當事人達成和解協議:保險公司承諾于2025年7月13日前向蔡某賠付醫療費、誤工費等各項損失共計16萬余元,并償付張某先行墊付的醫療費用3萬余元。
這起跨省糾紛的成功化解,既是法官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的生動詮釋,也是智慧法院建設成果的鮮活注腳。線上調解突破地域壁壘,有效降低了群眾維權成本,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的承諾落地見效。案件的妥善處理不僅讓保險回歸“風險保障”的本源,同時,通過個案辦理深化了“定分止爭”司法理念的實踐內涵,為跨區域民商事糾紛的智慧化解提供了有益參考。 (王浩 王建俊 陳元元)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