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向美 產業向綠
全面綠色轉型提升發展含金量
日前拍攝的滄州南大港濕地。近年來,南大港濕地水清葦綠,環境優美,生態質量持續改善。河北日報記者 張昊攝
2023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北考察并主持召開深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座談會時強調,“在推進全面綠色轉型中實現新突破”。
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河北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全方位、全領域、全地域推進綠色轉型,加快建設天藍、地綠、水秀的美麗河北,經濟發展含綠量越來越高、含金量越來越足。
空氣質量連續3年“退后十”,近岸海域優良水質比例連續5年超90%,鋼鐵環保績效A級企業數量全國第一……河北綠色版圖接續擴展,綠色轉型不斷提速,綠色底色愈加亮麗。
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
7月8日清晨,南大港濕地,微風吹起漣漪,東方白鸛在水中悠然踱步,黑翅長腿鷸在蘆葦間時隱時現。這一幕幕美景,都被觀鳥“發燒友”宋文峰定格在相機里。
目前,南大港濕地攝影短視頻大賽正在征集作品。全國各地的鳥類愛好者和攝影師紛至沓來,用鏡頭記錄鳥兒的靈動瞬間,體驗濕地的獨特魅力。
“這幾年濕地水清了,葦綠了,魚多了,候鳥飛來飛去,我已經拍攝記錄了不下40種?!彼挝姆逭f,在他的鏡頭里,很多珍稀鳥類成了???。
去年7月,滄州南大港候鳥棲息地作為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二期)的組成部分,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持續擦亮這張世界級生態名片,濕地從人工巡護到智能監測,保護更加科學高效。如今這里有鳥類272種,其中國家一級、二級保護動物共69種。
把生態環境質量作為高質量發展的一個重要衡量標尺,河北堅持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以更大力度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河北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
藍天白云、繁星閃爍的好天兒越來越多。今年上半年,全省優良天數平均136天,同比增加20天,優良天數比例為74.9%。
水清岸綠、魚翔淺底成了百姓身邊的場景。統籌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全省水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截至目前,邯鄲沁河(復興區段)、滹沱河(石家莊市段)入選全國美麗河湖優秀案例,秦皇島灣北戴河段、唐山灣國際旅游島及龍島區域、秦皇島北部灣區獲評全國美麗海灣優秀案例。
塞罕壩又添新綠!
7月9日一大早,塞罕壩機械林場陰河分場黨支部書記王立東和同事走進郁郁蔥蔥的林海,查看林冠下新種樹苗的長勢。今年以來,塞罕壩已完成林冠下造林3300畝。
“今年春天種下的樟子松、云杉、樺樹,正可勁往上長?!蓖趿|說,過去追求“綠起來”,現在追求增林擴綠與提質增效相結合,森林生態系統更加穩定、更加健康。
堅持擴綠、興綠、護綠并舉,2024年,全省完成營造林638萬畝,退化草原修復治理113萬畝,綠色生態屏障越筑越牢。
生態變美,引來鳥兒“詩意棲居”。在白洋淀,青頭潛鴨連續3年被觀測到育雛;滹沱河畔,成群的崖沙燕在沙島上安家;衡水湖上,鷺鳥聚集的“鳥島”呈現一派生機……
發展方式加快綠色低碳轉型
綠植花卉、鋼鐵雕塑隨處可見,廢棄廠房和高爐底座變成創意景觀,還有戶外鋼鐵博物館……正值暑期,位于邢臺市的德龍鋼鐵有限公司,不少游客前來參觀打卡。
“鋼廠變身國家4A級旅游景區,讓游客當環境監督員,這是鋼鐵企業的開放態度和環保自信?!钡慢堜撹F黨委書記、總經理劉國旗說。
這份自信,來自環??冃揂。
通過技術改造,德龍鋼鐵不僅實現污染減排,而且30%以上的煙氣可以循環利用,每年可節約標準煤1.53萬噸。
厚植新質生產力發展的綠色優勢,環保績效創A是抓手。
河北實現在產鋼鐵企業全面創A,為全省工業減排貢獻12%以上。以鋼鐵行業為引領,重點行業創A有力有序開展。截至目前,全省環保績效A級企業總數達到144家,帶動鋼鐵大省“綠色突圍”。
錨定“雙碳”目標,河北扎實推進產業、能源、交通運輸結構調整,加快發展方式綠色低碳轉型,“產業綠”正厚植燕趙大地。
“穩穩的綠電”點亮轉型的燈——
截至5月23日,豐寧抽水蓄能電站發電量突破百億千瓦時。這個世界最大“超級充電寶”,一次蓄滿可儲存新能源電量近4000萬千瓦時,雙向電力調節能力達720萬千瓦,大幅提升綠電消納能力。
推進新型能源強省建設,河北加快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建設,科學發展抽水蓄能,實施新型儲能、海上風電、海上光伏項目,打造氫能全產業鏈,推進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融合發展。1至6月,全省新增可再生能源并網裝機1528.5萬千瓦。
車水馬龍間涌起綠色低碳潮——
構建綠色高效交通運輸體系,河北推進大宗貨物“公轉鐵”“公轉水”,年運量150萬噸以上的大型工礦企業和新建物流園區80%以上接入鐵路專用線。加大低碳交通工具推廣力度,全省新能源重型貨車保有量超3.7萬輛,位居全國第一。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來,到崇禮度“涼夏”!
7月5日,2025(第五屆)京張全季體育旅游嘉年華在崇禮富龍四季小鎮火熱開啟。135場充滿激情、時尚多彩的賽事活動,一直持續至10月,雪國崇禮成了戶外天堂。
冰天雪地的季節轉換,文旅消費的商機無限。崇禮冬季雪道搖身一變,成了夏季山地運動公園。如今崇禮賽事、會展、研學、旅游全面發力,去年夏季游客數量首次超冬季。
深入推進首都“兩區”建設,張家口不斷將生態優勢轉變為發展優勢,推動京張體育文化旅游帶成為體育賽事聚集帶、戶外運動目的地和融合發展示范區。
綠水青山既是自然財富、生態財富,又是社會財富、經濟財富。
不斷拓寬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的轉化通道,河北推進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讓好山好水成為“有價之寶”。良好生態,正成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向美而行,文旅活力在青山綠水間涌動。
“5年前,我們這里還是一個空心村,抗大路給村里帶來了新機遇,引來了投資商?!毙吓_市信都區前禪房村黨支部書記李紀成說,2019年,村里與北京“云清清”公司合作打造康養民宿,為村集體增收20萬元。
百姓身邊的“綠”變成了口袋中的“金”??勾舐反鹧赝?8個村,也將山里景區串珠成鏈,成為旅游路、富民路。
點綠成金,好風景里“長”出綠色產業鏈。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布的《中國算力中心服務商分析報告(2024年)》顯示,秦淮數據綜合指數入選“強勢領跑”第一梯隊,綠色低碳指數位居行業第一。
“第一的背后,有著懷來氣候的助力?!痹谇鼗磾祿O施運維一部負責人韓寶良看來,在這里,數據中心可以實現全年大部分時間自然冷卻。豐富的風能與太陽能,還為大數據產業提供充足的綠色能源供應。
好生態孕育發展新動能。目前,張家口已建成和投運數據中心項目48個,算力規模超過3萬P,成為全國大數據產業發展速度最快的地區之一。
美起來的河北,生態“高顏值”正變成經濟“高價值”。
今年上半年,全省接待游客人次、實現旅游總花費同比分別增長11.5%和11.3%,其中接待京津游客人次占比15.2%?!斑@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成為人們心向往之的“詩與遠方”。(河北日報記者 賈楠)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