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有了這條店外‘文明線’,店里的蔬菜可以展示出來了,營業額和顧客入店率都大大提升了!”位于橋西區公園街“胖媳婦菜鋪”店主連連點贊我市城管部門“施劃‘文明線’允許適當跨店經營”這一執法為民的“惠民”舉措。
“線內”商品展示,“線外”顧客選購。 王松 攝
橋西區公園街是主城區“最具煙火氣”街道之一,附近毗鄰下東營小學、附屬醫院,人流量大、門店眾多。以前,沿街商戶為招攬生意常將商品擺在店外進行售賣,面點、水果、各類副食貨架一個挨著一個。街道人行道窄,門前有臺階,店外幾乎沒有經營空間,不自覺的攤主,甚至將沙發、桌椅板凳堆放到機動車道上,阻礙行人通行,堵塞交通,影響市容市貌。尤其是上下學高峰時段,常常堵得水泄不通,把人行道擠得寸步難行。
2022年,橋西區城管執法局將公園街這條“老大難”路段,定為“占道經營治理重點改造街道”。針對實際情況,對標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要求,統一在該路段門店外約70公分處,施劃黃線,允許商戶在“線內經營”群眾可以在線外“自在”選購商品,有效破解多年來“無解”的占道難題,但仍未滿足商戶對經營面積的渴望。
今年3月份,橋西區城管執法局在原有的“黃線”外,再擴寬30公分,重新施劃標示線,實現商戶跨店“一米距離”內經營,進一步滿足商家經營需求、規范經營秩序。
“以前,我們看見城管,就跟小偷見警察一樣,有人一喊‘城管來了!’我們連搶帶跑的往回搬東西,城管一走,又悄摸的把東西擺出去。我們‘搬’的頻率,取決于城管‘巡’的頻率,每天和城管‘躲貓貓’,身累心更累?!闭f到“文明線”這項惠民政策,蒙蒙干貨攤主劉師傅主動熱情的向我們介紹著。“現在可好了,我們可以放心的在‘線內’經營了,現在我每天的生意還是很不錯的嘞!”
據了解,“一米”文明線政策推行落實以來,得到廣泛攤主和市民的一致好評。不僅有效破解“占道經營”難題,增添了城市“煙火氣”,同時也拉近了城管與市民的距離,塑造良好“城管形象”,體現了“執法溫度”。
副食商店店主陳女士說“城管隊員巡查時,時常提醒我們絕對不能再超線外擺放,要注意經營衛生。我們都開玩笑地說:你們放心好了,哪里能那樣‘得寸進尺’呢,政府真心為我們著想,我們看在眼里,記在心里,大家都會自覺遵守,自行維護這份‘規矩’的。”
“在城市管理過程中,我們不能‘一刀切’,要多用腦、善創新,正視市民、經營者的需求與城市管理間的矛盾,在堅持‘便民不擾民,放開不放任’原則基礎上,明確可行界限,‘以放促活’‘以管促優’,不斷探索破解城市管理難題,提升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完善長效管理機制,讓守法經營者感受到城市管理的‘溫度’,讓市民享受更和諧文明的城市環境。”市城管執法局黨組書記、局長李晨日說。
(河山新聞記者 王松 通訊員 谷文東)
編輯:劉穎莉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