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大力弘揚科學精神,激發青少年對科學的熱愛與探索欲,由張家口市科協主辦、張家口市科技創新教育學會和張家口市天文學會承辦的2024全國科普日張家口系列活動,于9月23日下午在橋西區逸夫回族小學展開。中學地理高級教師、張家口市天文學會會長鄭太虎老師作了《未來的宇宙家園——火星》主題講座,向學生們普及火星的相關知識,帶領他們探索這個神秘星球的奧秘。
在講座中,鄭老師通過生動的講解和豐富的圖片、視頻資料,向學生們揭開了火星的神秘面紗,介紹了火星的星球位置、大小等基本知識,詳細講解了火星的特征和形態、人類對火星的探索歷程、火星探測器如何在火星表面移動等。通過生動有趣的例子,抽象的科學知識變得直觀易懂起來。
學生們聽得津津有味,不時發出陣陣驚嘆聲,紛紛舉手提問與老師進行熱烈交流。鄭老師的耐心解答進一步激發了學生們對科學探索的興趣和熱情。鄭老師還帶來了精心準備的天文知識手冊,鼓勵同學們努力學習科學知識,繼續探索宇宙的奧秘。
活動中,市天文協會連智超老師向同學們展示了智能天文望遠鏡的使用方法,3D打印技術在天文望遠鏡制作中的應用,讓同學們親身體驗到了科技與天文的完美結合和科技的獨特魅力。市天文協會向逸夫回族小學贈送了3D打印制作的天文望遠鏡。
此次活動不僅讓學生們學到了知識,更激發了他們對宇宙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同學們不僅能夠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科學知識,還培養了他們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為未來的科學探索之路奠定堅實的基礎。我市將繼續舉辦更多類似的科普活動,為學生們提供更多學習科學的機會和平臺。(河山新聞記者 田雯)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