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作為科技發展的根本動力,創新人才的培育之基在學校教育,而其核心在于科學教育。近日,涿鹿中學扎實開展科技教育,助力學生全面發展。
近年來,涿鹿中學秉持“以人為本 追求卓越”辦學理念,聚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通過深化科學課程教學改革,重視科學與人文的融合,圍繞做好科學教育加法這一“命題”,讓實用科技走進課堂,不斷培養學生的科技創新思維與能力,促進學生綜合素養提升,賦能學校內涵發展。
轉變觀念創新思想。學校將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動融入學校日常教育教學工作之中。學校的理化生實驗課全部開齊,力求通過通用技術課、信息技術課、實驗課培養學生學習科學研究的方法、發展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增強探究和創新意識。同時,學校通過開展科技研學、邀請高校專家學者到校舉行科技講座,開拓學生視野,激勵同學們熱愛科學,大膽探索,立志將來投身祖國的科研事業,為我國科技發展做貢獻。
規劃課程科學施教。學校依托學校信息化建設,信息教育課程設置十分豐富,涵蓋了計算機基礎、編程、網絡安全、多媒體制作、智能化應用、無人機等多個領域。學校還針對不同年級學生的特點,開設了相應的信息教育課程,確保每個學生都能得到適合自己的信息教育。
科技實踐提升素養。學校將知識理論學習與實踐活動相結合,通過創建各類科技社團,開展豐富多彩的科技活動,讓學生在實際操作中提升信息技術水平,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想象力,培養自主探究科學的興趣,體驗科技的無限魅力。同時,學校還鼓勵學生參與科技創新項目,如機器人制作、智能家居設計等,讓學生在實踐中鍛煉創新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學校大力支持下,學校李慶慶、李璽、李躍等同學為代表的初、高中學生多人、多次在張家口市和河北省學生信息素養提升實踐活動競賽活動、河北省中小學智能機器人暨創客競賽、全國學生信息素養提升實踐活動等各類比賽中取得優異成績。最近,學校科技教育再傳喜訊,初中部張子軒、李海萱同學成功晉級“2024年第二十八屆全國師生信息素養提升實踐活動”大賽,高澤林、張旭光同學成功晉級8月在海南省文昌市舉行的全國青少年航天創新大賽。
通過系列科技教育,旨在發展學生的個性,發揮潛能,增強創新意識,全面發展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不斷提升信息素養。學校憑借出色的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以及青少年科技教育表現,榮獲2023年張家口市“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先進集體”和“張家口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先進集體”稱號。該校表示,將不斷努力,研究創新教育方式,積極拓展教育內容,助力學生全面健康發展。(蘇麗霞 郭慶全)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