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石家莊市教育局網站發布《關于做好長安區、橋西區等五區2023年小學生暑期免費托管服務試點工作的實施方案》,2023年,在長安區、橋西區、新華區、裕華區、高新區開展小學生暑期免費托管服務試點工作↓↓↓

關于做好長安區、橋西區等五區2023年小學生暑期免費托管服務試點工作的實施方案
為有效解決人民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切實緩解小學生暑假“看護難”的現象。2023年我市在長安區、橋西區、新華區、裕華區、高新區開展小學生暑期免費托管服務試點工作,按照國家、省、市等有關文件要求,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鼓勵支持學校開展假期托管服務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增強教育服務能力,解決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的創新舉措。長安區、橋西區、新華區、裕華區、高新區各區要把推進暑期托管服務試點工作作為順應民生需求、辦好民生實事的重要工作,切實增強責任感和擔當意識,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
二、基本原則
(一)公益普惠原則。暑期托管服務是減輕家長負擔,解決學生暑假“看護難”問題的民生舉措,各區要堅持服務的公益性,采取市、區兩級財政補貼方式籌措暑假托管試點服務經費,小學生免費參與托管。
?。ǘ熒栽冈瓌t。暑期托管服務主要面向確有需求的家庭和學生,由家長學生自愿報名參加,不得強制要求。參與學生暑假托管服務的人員以教師為主,各區要積極引導和鼓勵教師志愿參與,不得強制要求。對志愿參與的教師給予適當補助,并將志愿服務表現作為評優評先的參考。各區要合理安排托管服務時間,保障教師暑假必要的休息時間和參與教研、培訓的時間。
?。ㄋ模┒喾絽⑴c原則。長安區、橋西區、新華區、裕華區、高新區五區要加強協調統籌,積極會同共青團、婦聯、工會、社區等組織,廣泛動員學生家長、大學生志愿者、社區志愿者、退休教職工、文體工作者、民間藝人、能工巧匠、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等社會各界熱心人士,積極參與托管服務,逐步構建社會多方參與的暑假托管服務體系。
三、組織實施
?。ㄒ唬嵤┓秶?023年暑假,在長安區、橋西區、新華區、裕華區和高新區五區開展暑假托管試點工作,每個區選取5所學校作為托管場所,托管場所的選取要綜合考慮社區布局、地理位置均衡、設施設備等因素。托管學??山邮毡緟^學生,也可接收其他區學生,由學生家長自愿報名參加。
?。ǘ┩泄軋竺?。暑期托管通過微信公眾號報名,在微信搜索“隨石管”微信公眾號,按照相關操作步驟進行報名,具體報名時間將在市教育局網站http://sjzjyj.sjz.gov.cn/或者“石家莊教育發布”公告。
?。ㄈ┓諏ο?。托管對象以在長安區、橋西區、新華區、裕華區、高新區居住的市民子女和進城務工子女中家庭看護確有困難的在校小學生為主,以返鄉探親小學生為輔,由學生家長自愿報名參加托管。
(四)服務內容。托管服務應以看護為主,合理提供其他服務,確保學生能夠得到充分休息。提供托管服務的學校應開放教室、圖書館、運動場館等各類資源設施,在做好看護的同時,立足本校實際,合理組織提供一些集體游戲活動、文體活動、閱讀指導、綜合實踐、興趣拓展、作業輔導等服務,幫助學生培養興趣、發展特長、開拓視野、增強實踐。托管期間不得組織學科培訓和集體授課,嚴禁違規補課、講授新課。不得引入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參與暑假托管。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落實屬地責任。長安區、橋西區、新華區、裕華區、高新區五區結合本地實際,按照一區一方案的要求,制定本區暑期托管服務工作方案。各區要進一步強化服務意識、落實主體責任、統籌各類資源,建立健全政府主導、部門聯動、廣泛參與、家長支持的暑期托管工作機制,明確部門職責,落實工作責任。教育部門要加強與財政、人力資源、文明辦、團委、婦聯、關工委等部門的密切合作,按照“以校為本、以生為本”的原則,切實做好暑期托管試點服務,確保有需求的學生享受暑期托管服務,把好事辦好,讓家長放心。
?。ǘ┙∪芾頇C制,保障師生安全健康。學校要把學生安全管理放在做好托管服務的首位,加強對師生安全意識教育,制定并落實嚴格的考勤、監管、交接班制度和應急預案措施,切實消除托管場地安全隱患,明確服務人員安全責任,制定應急處置預案,加強安全衛生教育,堅決防止發生學生中暑、溺水等事件,確保師生人身安全。長安區、橋西區、新華區、裕華區、高新區五區教育部門要會同財政、保險等部門,全面落實中小學校方責任保險。
?。ㄈ┘訌娦麄饕龑?,營造良好輿論氛圍。長安區、橋西區、新華區、裕華區、高新區五區教育部門和托管學校要積極做好暑期托管服務工作的宣傳教育和政策解讀,主動了解學生、家長對暑假托管服務的合理要求和意見建議,不斷創新服務形式,完善服務內容;同時要及時提煉暑假托管服務的好做法好經驗,不斷健全配套制度,完善體制機制,在全社會形成關心支持暑假托管服務工作的共識和氛圍。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