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2022河北高考收官。高考結束后,考生的心理也將經歷一些變化,有些同學仍然緊張焦慮,怕自己考不好;有些同學則突然放松下來,渾渾噩噩很迷茫……面對這一系列心理活動,考生應該怎樣調適心態呢?家長又該如何做呢? 高考結束,馬上學習疏導這些心理問題。
【家長篇】
●預估成績不好,考生焦慮怎么辦?
當考生預估考試發揮不理想但尚未發榜時,這段等待是最煎熬的。對此,家長應該充分理解,而不是因為成績可能不理想就批評孩子。可以跟孩子分享自己當年高考以及人生重要關頭或艱難時期的經歷,讓孩子了解到來日方長,無論高低起伏都是一種狀態,應以更長遠的眼光來看待可能的挫折。
●考后不說話、 處于封閉狀態怎么辦?
假如過去親子間溝通是順暢的,考生陷入封閉,可能是因為對考試的自我判斷是負面的,不敢面對。此時,可以先給孩子自我消化的時間。同時,加強感知、觀察、 分析, 并加以回應。 家長不要逼孩子,這樣容易形成 “硬碰硬”的狀態。
●這段特殊時期,如何給考生更多關愛?
不要從考前 “什么都管”的極端,走向考后 “什么都不管”的另一個極端。除日常生活、心理方面的關愛以外,可以和孩子一起學習、探討關于社會、行業等的一些發展趨向。比如,共讀一本書,讀完一起交流,這也是一種引導。
●讓考生放肆玩鬧、通宵游戲,合適嗎?
適度調整放松,吃喝、玩鬧一下沒有問題。但過度放松,不僅可能引起生理不適,也可能因 “考試緊繃、考后放縱”這樣巨大的落差,令考生陷入迷茫的心智狀態,反而不利于馬上要進行的填報志愿和高校入學。可以讓考生自己訂立生活、學習計劃,起到一定的約束作用。
●考生家長如何處理自己的 “后高考心理”?
有些考生家長,可能會根據自己以往的生活經歷產生一些焦慮心理或異常行為,這種心理和行為往往能直接影響到孩子。家長朋友們應注意對自己心理和行為活動進行適當的調節,如果實在存在焦慮心理, 也應避免讓孩子看到情緒的不穩定,盡可能做好家長的常態工作。
【考生篇】
●等待發榜時茶飯不思怎么辦?
這是對高考成績的預期和當前成績尚不確定之間的相互作用導致的,伴有消極的認知預期是十分正常的。但如果焦慮的情緒引起一些過度反應,比如很難集中注意力去做一些事、出現失眠或茶飯不思、反復查詢公布成績的網站等,就需要主動做一些情緒調適,告訴自己 “我的焦慮對高考成績并不會有什么影響”,同時通過深呼吸等生理調節、多參加興趣愛好活動等方式來舒緩過度緊張焦慮的情緒。
●萬一真的 “考砸了”怎么辦?
高考成績沒有達到預期,一定會讓我們感到巨大的失落和不愉快。 這樣的情況,考生們首先需要合理宣泄一下自己的情緒。同時,不妨慢慢嘗試接受既定的事實,從更長遠的視角來看待自己的人生,給自己一些積極的心理暗示,堅信暫時的挫折和失利對我們而言都是寶貴的財富,只要堅定夢想,無論是升學還是復讀,都可以通過努力在未來重新獲得成功。
●緩解焦慮、調節情緒有什么方法?
除呼吸放松法、正念練習法、想象放松法外,也有直接表達法。如果有緊張情緒, 可以通過各種表達方式把它外化出來,比如寫下來、畫出來;也可以找你信任的人, 如好朋友、 父母、 老師進行傾訴。說出來這一刻,焦慮情緒就得到了緩解。
●考生應如何處理因 “后高考心理”引起的情緒波動?
“后高考心理”往往會對考生產生一些負面的情緒影響,比如焦慮或者緊張,甚至心理負擔過重。當考生因復盤高考導致其出現了焦慮心理,且緊張心理在考試結束后還一直存在,考生可以主動分享自己的心事來緩解緊張。不要過度的自我評判,合理的做出未來規劃更有助于調整自我狀態。
高考結束后的這段時間里,家長們一定要給予孩子們一定的鼓勵和關心;考生們也要盡可能的平衡好自我心態;祝每一位考生都能順利開心的走完高中生活的最后一程。
(綜合自人民網、科普中國、中國教育報、中國青年報)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