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奧之城綻放文明之花
冬奧場館實現四季運營,城市聯賽點燃群眾熱情;志愿者活躍在城市各個角落,志愿服務豐富多彩;市民文明素質持續提高,文明基因嵌入城市肌理……近年來,張家口市弘揚北京冬奧精神,涵養城市文明新風,從場館利用到文明素養,從賽事活動到志愿服務,賽、人、城在和諧氛圍中良性互動,這座冬奧之城處處綻放文明之花。
冬奧遺產多元利用
賽事活動融入百姓生活
9月21日,2025年河北省青少年足球錦標賽(女子U14組)在張家口冬奧村開賽。今年,“雪如意杯”腰旗橄欖球公開賽、2025河北省青少年排球錦標賽等賽事已在張家口崇禮奧林匹克公園相繼舉辦。在這里,月月有賽事、周周有活動。
“冬奧場館設施是重要的冬奧遺產。”張家口市體育局副局長黃建軍表示,該市大力弘揚北京冬奧精神,講好冬奧故事,著力推動冬奧場館四季綜合多元利用,實現專業場地向賽訓基地、專業賽事向全民健身、單一業態向多元業態、一季火到四季熱的轉變。
張家口市充分依托冬奧場館設施及周邊資源,打造品牌賽事,量身定制更多群眾喜聞樂見的賽事活動,形成各具特色的城市文體活動空間,展示群眾昂揚向上精神風貌。
在2025(第五屆)京張全季體育旅游嘉年華期間,排球、飛盤、足球、籃球等一批體育賽事活動集中舉行,普通體育愛好者也能在賽場上一顯身手。
在張家口市,賽事活動正在融入群眾生活。張家口城市聯賽是該市打造的“全季·全體育”本土賽事IP,比賽項目設置以群眾經常參與的項目為主,從最初的足球、籃球、羽毛球、乒乓球4個項目,發展為足球、籃球、排球、羽毛球等10個核心體育項目,每年直接參賽人數逾5萬人次、吸引觀眾逾百萬人次。
“聯賽的賽程設置、競賽組織和現場氛圍都非常棒,參賽隊員來自社會各界,大家對足球充滿熱愛。”張家口市橋東區居民孫林是個足球迷,他今年參加了張家口足球超級聯賽。
該市注重增強比賽的觀賽趣味性。張家口城市聯賽賽事中植入了啦啦操、健美操、街舞等表演性運動項目,開展游戲互動、現場抽獎等活動,重點場次賽事安排現場解說等體育展示內容,激發群眾觀賽熱情。
豐富多樣的賽事運動,讓人們在各個季節都能找到適合自己參與的運動項目,助力全民健身,豐富市民業余生活,提升城市的活力與凝聚力。
近年來,張家口市還舉辦北京冬奧精神傳承大講堂10余場,推出“冬奧文化體驗之旅”“激情冰雪運動之旅”等特色旅游線路,不斷汲取北京冬奧精神力量,助力打造國際冰雪運動和體育文化旅游目的地城市,持續提升城市品牌影響力。
志愿服務專業化
打造文明風景線
今年7月,2025崇禮168超級越野賽開賽。在太舞小鎮補給點,志愿者張麗利麻利地用刀將一根根香蕉切開。“切成小段的香蕉,選手們吃起來更方便,也節省時間。”張麗利說,為給參賽選手提供更專業的服務,她此前參加了相關培訓。
張麗利是崇禮區第一實驗小學的一名教師。在冬奧會期間,她參與了城市志愿服務。如今,當地舉辦大型賽事活動,總能看到像張麗利這樣的志愿者身影。在崇禮區大型賽會志愿服務不斷走向常態化、專業化、制度化,成為一道文明風景線。
“在冬奧會期間,張家口賽區有城市志愿者2735名,圓滿完成冬奧會城市志愿服務各項任務,得到了社會公眾的認可和廣泛好評。”張家口市委社會工作部四科負責人谷文東介紹,北京冬奧會后,一些志愿服務力量被保留了下來。張家口市還打造了專業志愿服務隊伍,讓這些優秀的志愿服務力量更好地融入賽事活動服務保障和文明城市創建中,讓志愿服務滿足群眾需求。
張家口市整合冬奧志愿服務力量,團市委、市委組織部、市婦聯、市總工會等多家單位,組建了包括共青團志愿服務隊、黨員志愿服務隊、巾幗志愿服務隊、職工志愿服務隊在內的22支專業志愿服務隊伍,充分發揮部門、行業優勢,廣泛開展各類志愿服務。
“助老服務、助殘服務、交通引導服務……各牽頭單位根據服務內容、服務對象和參與服務志愿者群體的不同,圍繞服務所需技能、服務標準、注意事項等,對各志愿服務隊骨干進行培訓。”谷文東介紹,提供志愿服務前,各支隊伍也組織相應的專項培訓,以保證服務的質量。
弘揚北京冬奧精神,踐行志愿服務精神,打造志愿服務品牌。3月5日,張家口市志愿服務聯合會成立,該聯合會有單位會員120多個,凝聚志愿者超50萬人,該市志愿服務加快向規范化、專業化、社會化發展。
7月底,2024年度全國志愿服務“4個100”先進典型發布儀式暨現場交流活動在山東青島舉行。崇禮區“雪國崇禮”文藝志愿服務隊入選“最佳志愿服務組織”,懷來縣沙城鎮東水泉村入選“最美志愿服務村(社區)”。
文明理念融入日常
文明行為蔚然成風
9月20日晚,2025年河北省五人制足球超級聯賽(以下簡稱“河北五超”)常規賽第六輪賽事開賽,在張家口學院平門校區體育館,張家口隊主場迎戰邯鄲隊。球場上,隊員奉獻了一場精彩的比賽;看臺上,觀眾吶喊助威、文明觀賽。比賽結束后,大家主動帶走垃圾,維護場館整潔。
“北京冬奧會提升了張家口城市形象。觀看比賽,我們都要做高素質文明市民,文明觀賽,為城市文明加分,為城市形象添彩。”觀眾趙曉剛說,“河北五超”好看又好玩,讓足球融入城市、走進群眾、回歸快樂。
8月14日,《張家口市文明觀賽公約》發布,從遵守公序良俗、理性看待勝負、維護賽場環境、尊重體育運動4個維度提出倡議,倡導用真愛澆灌體育之花、以行動詮釋城市品格。
張家口市旅游熱度持續走高,今年,該市各縣區、相關部門發起“感動游客”行動,倡導透明消費、誠信經營、優質服務、文明禮儀,促進文明旅游,提升文旅體驗,吸引更多游客感受冬奧之城的獨特魅力。
如今,走進張家口市主城區的大街小巷,干凈整潔的環境讓人心情舒暢。道路兩旁,綠樹成蔭,垃圾分類投放成為市民的自覺行動。公共交通站點,人們有序排隊候車,文明禮讓的場景隨處可見。公園里,市民們悠閑地散步、下棋,處處洋溢著和諧美好的氛圍。在社區,鄰里之間互幫互助,關愛孤寡老人和留守兒童成為一種風尚。
在張家口市鄉村,文明鄉風也悄然興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與經濟社會發展同頻共振。村里文化廣場上,常常舉辦各種文藝演出和體育活動,豐富村民的業余生活。村規民約的制定和執行,讓村民們自覺遵守道德規范,摒棄陳規陋習。紅白理事會的成立,倡導喜事新辦、喪事簡辦,減輕村民經濟負擔,讓文明新風深入人心。
張家口市還通過開展各種文明創建活動,激發市民參與文明建設的熱情。“文明市民”“文明家庭”“文明單位”等評選活動,樹立了一批批文明榜樣,讓市民學有榜樣、趕有目標。學校里,“小手拉大手”活動的開展,讓孩子們帶動家長共同參與文明創建,形成“教育一個學生、帶動一個家庭、影響整個社會”的良好局面。
如今,張家口市在北京冬奧精神滋養下,城市用精細服務傳遞文明理念,市民用文明素質塑造城市形象,文明與服務同頻共振,描繪城市發展的新畫卷。
(來源:《河北日報》郭曉通 姚甲飛 王佳敏)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