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依賴煤炭的蔚縣白草村鄉,如今正經歷一場深刻的能源變革。盛夏時節,站在白草村鄉的高處望去,北面山丘被大片光伏板覆蓋,如同披上了閃亮的“鎧甲”,這是該鄉加速向綠色新能源產業轉型的生動寫照。
“2022年我們總投資12億元的光辰300兆瓦光伏發電項目落地白草村鄉樓子灣村,占地約1.1萬畝,包含了220千伏升壓站、光伏組件、箱變、逆變器等相關電力設備,預計今年年底能夠全部并網發電。”蔚縣光辰新能源開發有限公司負責人陰濟釩介紹。白草村鄉地處蔚縣盆地的北部,天然草地9.4萬畝,荒山荒坡3萬余畝,每平方米的太陽輻射量每年為5659兆焦耳,憑借豐富的風光資源和地理區位優勢,發展光伏能源擁有得天獨厚的條件。
白草村鄉曾是蔚縣主要產煤大鄉,鼎盛時期全域有小煤礦140家,為縣域經濟發展作出突出貢獻。2008年因國家產業政策調整,所有私人小煤窯全部關閉,白草村鄉經濟也隨之跌入低谷。近年來,在“雙碳”目標驅動下,白草村鄉加快從煤炭能源向可再生能源轉變,依托風光優勢,推進產業轉型,“追風逐日”搶占新能源賽道,以新能源產業為引領,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并重塑發展新路徑。
為拓展光伏發展空間,白草村鄉結合本地實際,探索建設林光互補新業態。大唐蔚縣新能源有限公司項目負責人徐強介紹,利用白草村鄉荒山宜林地開發建設的林光互補200兆瓦光伏電站項目,總投資10億元,占地面積6200畝,項目已于2024年年底全容量并網發電。
白草村鄉以光伏規模化發展為基礎,加快發展風電項目,構建風光多元發展格局,推動新能源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依托該鄉北部山區荒山荒坡多、巖石層地質結構、風速每秒6米以上等優勢,蔚縣源網荷儲一體化風電項目,在白草村鄉安裝風機29臺,涉及七個村莊,有效推動集體土地綜合利用和產業結構升級,帶動當地村民就業。
“近年來,白草村鄉緊跟新能源產業發展方向,搶抓國家對光伏、風電發電行業的政策扶持,充分利用北部山區荒山荒坡發展新能源,強龍頭、補鏈條、聚集群,讓新能源產業在白草村鄉扎根開花。”白草村鄉委書記尹麗芳表示。(記者 王宋平 通訊員 藺媛媛 李慧麗)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