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能到超市兌換積分了,我得早點去,看看能換點啥好東西。”1月7日是萬全區北新屯鄉馬連灘村兌換積分的日子,一大早,村民范大娘就拿著積分手冊,興高采烈地到“愛心積分超市”排隊了。
記者來到“超市”門口,只見這里早已排起了長隊,村民有序排隊認真挑選物品,駐村工作隊員和村“兩委”干部認真核銷積分。超市的貨架上擺放著大米、衛生紙、洗潔精、肥皂等日用品,每件商品標注不同的愛心分值。“今天我兌換了一袋大米,愛心積分真不賴!”拿著剛剛兌換的大米,范大娘臉上滿是笑容。
“我們村的愛心積分超市每季度末開放,村民可以憑積分兌換日用品,要想換取中意的物品,需要看平時的綜合表現。”村書記范寶介紹,村民只要助人為樂、孝老敬老、積極發展致富產業等,就能獲得相應的積分,并憑積分可到愛心超市兌換物品。
鄉村振興,鄉風文明是保障;文明鄉風,移風易俗是關鍵。近年來,連灘村在駐村工作隊的幫助下建起愛心積分超市,通過“積分制”激發村民參與鄉村治理、環境整治、踐行移風易俗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努力實現“小積分”兌出“大文明”,構建和美鄉村,推動文明建設。
范寶告訴記者,為完善積分范疇,進一步提升鄉村治理“覆蓋面”,他們組織實施“雙向積分”管理制度,對帶頭致富、移風易俗等事項進行加分,對搬弄是非、環境臟亂差等事項進行減分,一加一減中實現積分制管理全覆蓋。同時,以戶為單位建立積分手冊,每季度末統計各戶得分情況并開展積分評比活動,將流動紅旗頒發給積分最高者,讓村民將“村里事”變“自家事”,從“袖手看”到“主動干”,進一步激發村民參與鄉村治理的內生動力。(記者 郝大釗 通訊員 邢鵬飛 邢彩云)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