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民工程造福老百姓,本來是一件喜事,但萬寧汽貿城的負責人曹金龍卻樂不起來,原因是住在萬全衛城的奶奶和三叔因為拒絕拆遷成了“釘子戶”。他決定親自去說服家人。
“咱家不做給政府添亂的事。如今左鄰右舍都搬了,咱們更應該積極響應號召,我想如果爺爺還健在,他也不愿意看見咱家成了‘釘子戶’。”曹金龍的爺爺生前曾參加過抗美援朝戰爭,老爺子是全家人的驕傲。提到了爺爺曾經對全家人的教誨,奶奶的想法果然有了松動,“現在政府開發衛城對咱老百姓是一件大好事,如果能親眼看到衛城恢復以前的繁華,那是多大的幸運。”經過反復勸說,曹金龍終于做通了奶奶的工作。隨后他趁熱打鐵,反復擺事實講道理,讓二叔和三叔最終同意拆遷。
“我是一名企業家,我的企業能取得今天的成績,離不開政府及全社會的關愛和支持,企業發展好了對社會更要多一份擔當。只要是能讓咱百姓受益的好事,我一定會沖在前面。”曹金龍說。
民營企業的生根落地離不開政府的大力扶持,近年來萬全區著力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通過建立完善包聯工作機制、實行“一企一策”和精準化服務,切實解決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與此同時,在這些企業的發展過程中,萬全區注重培育企業的社會責任意識,引導其關注民生、回饋社會。
正是基于這樣的背景,萬全區才會出現民營企業組團購房支持民心工程建設的感人事。
同城復興苑(原海鵬春天·張家口永祥苑)曾是萬全區的一處“爛尾”項目,因前任開發商資金鏈斷裂導致小區遲遲不能交工。“當時在那里購房的也有我的朋友和同事,因為項目‘爛尾’,他們都很擔心自己的投入會不會打水漂。后來政府接手了這個項目,可以說給大家吃了一顆‘定心丸’。”
禾久集團董事長張占兵告訴記者,萬全區委、區政府在財政資金緊張的情況下優先保證該項目資金撥付,切實讓項目早建成、群眾早入住,但是在項目建設的過程中也確實出現了不少的難題,首當其沖的就是缺乏資金。
了解到這一情況后,禾久集團迅速召開了董事會和監事會,號召董事會各位股東出資購房。同時,張占兵還發動萬全區鮮食玉米協會的會員踴躍購房,通過這種方式幫助這個同城復興苑項目度過眼下的難關。目前,張占兵已將全額購房款匯入指定賬戶,其他人員的購房款也將于近期交付。
“禾久集團作為萬全鮮食玉米行業的龍頭企業,在20多年的發展歷程中,萬全區委、區政府給予企業大力支持。如今政府在推進同城復興苑這一民心工程時遇到了一些難題,我們責無旁貸必須要盡一份力,這就是我們做這件事的初衷。”張占兵動情地說。(記者 郝大釗 通訊員 姚偉帥)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