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的張家口壩上,風里裹著谷子的清香。
9月14日,張北縣海流圖鄉馬鞍橋村的田埂邊,收割機轟鳴著穿梭。農技顧問李志宗手捧一束飽滿的谷穗滿心歡喜:“往年這時候,農戶都擔心谷子被凍壞了。今年種了張雜谷25號,秋分前后就能收完,不僅不受霜降影響,畝產還提高了,最低700斤,最高能到1000斤!”
壩上的氣候,曾是農戶心頭的痛?!盁o霜期短、溫差大,能種的作物沒幾樣?!瘪R鞍橋村種植戶陳海龍說,他也見過別人種谷子,可老品種要115天左右才能熟,趕上早霜,穗沒灌滿就被凍壞了,風險太大。
今年春天,河北巡天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推廣張雜谷25號,超早熟、高產、抗除草劑、能倒茬的特點讓陳海龍動了心,索性把地全改種了谷子。如今看著收割機滿載而歸,他算了筆賬:“收益是以前的好幾倍,這地沒白種!”
像陳海龍這樣的農戶,今年在壩上還有不少。據統計,張雜谷25號今年在壩上的推廣面積已超1萬畝,對比燕麥、蕎麥等傳統作物,每畝能增收400元。這一成績背后,是一項關鍵技術突破——張雜谷25號首次打破壩上地區2000℃有效積溫不能種谷子的行業閾值。
張家口市農業科學院谷子研究所所長范光宇解釋,有效積溫≤2000℃,指的是某一地區在農作物生長季內,每日高于作物生長下限溫度(如谷子通常為10℃)的溫度累加值,總和不超過2000℃。壩上地區氣候冷涼,曾因熱量不足限制了傳統谷子種植,所以近20年壩上很少種谷子。張雜谷25號的選育成功,讓這片土地重新有了種植谷子的可能。
一粒好種的背后,是科研人員多年的堅守。
范光宇回憶,為了培育這個品種,團隊從2012年就開始攻關。針對壩上有效積溫的限制,科研人員跑遍高寒地區,在田間蹲守了無數個日夜。2019年到2021年,他們在多地開展田間試驗,確認品種表現穩定。之后河北巡天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在全國冷涼區做市場定位試驗,結果均達標,2024年拿到登記證書,今年正式大面積推廣張雜谷25號?!懊恳徊蕉疾桓荫R虎,就怕辜負了農戶的期待。”范光宇道。
張雜谷25號的好處,遠不止早熟高產。范光宇說,谷子抗旱、抗除草劑的特性,讓它能規模化種植,成了馬鈴薯、蔬菜輪作倒茬的好選擇,對調整壩上種植結構、發展旱作農業有大作用。
在河北巡天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谷子事業部總經理楊建勇正忙著協調種子生產:“明年的種子已被訂光了,今年得加大培育,才能滿足農戶需求?!?/p>
?。▉碓矗骸逗颖比請蟆酚浾?劉雅靜)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